第178章 肥债肉偿(2 / 3)

加入书签

,兑换成棉籽饼补偿贵村。

如此,您村得实惠肥力,工坊亦免于现银支付之大额压力,两相便利。”

一亩地一百二十文!

总额便是十六两四钱四分银子!

比之方才的四十一两,足足少了近二十五两!

而且得到的是更高效、更便于使用的棉籽饼!

这个方案,显然极大地触动了姚家沟的几位老者。

他们交头接耳,低声议论起来,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划拉着数字,比较着优劣。

姚老丈沉吟良久,与其他几人交换了眼色,终于再次开口,语气已然大为松动:“棉籽饼确是好的……只是,这兑换额,一亩一百二十文,是否稍低了些?再者,这棉籽饼,需得是新鲜足干的,不能拿陈年坏饼糊弄俺们。”

“额度可再商议。

饼质绝无问题,可立契约定,若有劣坏,工坊十倍赔偿。”

李青禾语气坚决,“姚大爷,工坊让利,是为长远计,盼能与贵村及周边乡邻长久合作,非一锤子买卖。

此番补偿,已是竭尽诚意。”

又是一番低声商讨。

最终,姚老丈代表姚家沟开了口:“也罢。

看在你李娘子救治孩童、如今又确有难处的份上,俺们便退一步。

一亩地,按一百五十文钱的额度兑换棉籽饼!

总额二十两五钱五分。

但需立下字据,写明补偿总额、兑换物、交付时限,并请保甲作保!”

一亩一百五十文,总额二十两五钱五分。

虽比李青禾最初的开价高了三十文一亩,但比之最初的四十多两银,已是天壤之别。

而且,用棉籽饼支付,对工坊而言,压力骤减。

“可。”

李青禾干脆利落地应下,“便依姚大爷所言。

立契两清。”

当下,便请来了保甲和村里识字的老童生,研磨铺纸,将条款一一写明:李青禾工坊收购姚家沟麻秆之价格另计(仍用钱或遮面巾支付),此地力补偿另算,工坊于两月内,分两次向姚家沟交付足量、足干、优质之棉籽饼,总计抵偿肥债二十两五钱五分银。

若有违约,工坊愿加倍赔偿。

保甲作为中人,按下指印。

契成。

双方各执一份。

姚老丈拿着那纸契约,反复看了又看,黝黑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。

他小心地将契约折好,揣入怀中,对着李青禾拱了拱手,语气已全然不同:“李娘子办事爽利,俺们信你。

日后需麻秆,只管来姚家沟!”

一场险些酿成对立的风波,就此化为一次略带博弈但最终双赢的交易。

送走姚家沟众人,张寡妇和周娘子几乎软倒在地,后背已被冷汗浸湿。

“老天爷……总算谈成了……二十两……还是用饼抵……”

张寡妇抚着胸口,心有余悸。

李青禾却已转身,目光投向那堆麻秆和沤麻池:“莫高兴太早。

肥债虽定,棉籽饼却需真金白银去购。

工坊的担子,并未减轻半分。”

她立刻吩咐下去:加快遮面巾制作,尽快回笼资金;派人去县里及周边打听,何处有质优价廉的棉籽饼出售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工坊如同上紧条的陀螺,疯狂运转。

妇人们飞针走线,汉子们挖池沤麻、捶打取纤维。

李青禾更是忙得脚不沾地,验收、记账、安排采购、监督沤麻质量。

那“肥债”

如同悬在头顶的鞭子,催着所有人前行。

资金渐渐回笼。

李青禾精打细算,将一笔笔铜钱、碎银,换成了一车车沉甸甸、散着油粕气息的棉籽饼,按照契约约定,如期送往姚家沟。

姚老丈带着村民验收。 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