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麻巾生意(1 / 2)

加入书签

县令衙门的谕令与那一车车厚实耐磨的粗麻布,如同投入静潭的石子,在李青禾所在的村落及周边泛起了远预料的涟漪。

天花虽暂遏,忧惧未全消。

那“遮面防风邪,固痘苗疗效”

的官家说法,经由活下来的孩童父母之口传扬,竟使得一方粗麻遮面巾,成了家家户户有孩童者眼中不可或缺的护身符。

需求,便如此猝不及防地汹涌而至。

最初只是左邻右舍,揣着几分不好意思,寻到李青禾院里,想讨要些边角料或请教做法。

很快,外村人也闻讯赶来,不再空手,而是捏着几文铜钱,或揣着几个鸡蛋,恳求:“李痘医,能否卖俺一块布?俺家娃也种了痘……”

李青禾看着那堆成小山的粗麻布,又看看眼前殷切甚至带着惶恐的面孔,深陷的眼窝里光芒微闪。

她意识到,单靠分,布匹有限,难以覆盖所有需求,且易生纷争。

而乡亲们,尤其是那些在疫病中失去了壮劳力、本就困顿的家庭,更需要一条活路。

她将目光投向了院里那几位一直跟着她、此刻也望着布堆愣的寡妇——张寡妇、周娘子,还有其他五位平日便以纺线织布勉强糊口的妇人。

七个人,都是手脚勤勉却生计艰难的苦命人。

“这布,官府是给了孩子们做面巾的。”

李青禾嘶哑的声音响起,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,“但布需成巾,方能使用。

光靠几家之力,赶不及全县所需。”

她顿了顿,目光扫过七张茫然又带着些许期盼的脸:“我欲将这些布,交予你们七人,由你们牵头,组织村中可信妇人,日夜赶工,裁制成遮面巾。

针脚需密实,边缘要包好,不能磨了孩子的脸。”

张寡妇几人眼睛瞬间亮了,随即又黯淡下去:“青禾妹子,俺们……俺们手艺粗陋,只怕……”

“工钱,按件计。”

李青禾打断她们,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制成一条合乎要求的遮面巾,得钱两文。

原料我出,你们出力。”

两文一条!

七位寡妇呼吸猛地一窒!

这价钱,比她们平日接的零散绣活优厚得多!

若日夜赶工,一人一日制上十几二十条……

“这……这能行吗?那么多布……”

周娘子声音颤。

“不是白给。”

李青禾目光沉静,“需立下字据,领多少布,交回多少巾,损耗需有说法。

做得好了,日后或许还有。”

这已不是简单的帮忙,而是俨然一桩小小的“生意”

了。

希望与惶恐在七位寡妇眼中交织。

最终,对生计的渴望压倒了怯懦。

张寡妇第一个咬牙站出来:“俺干!

青禾妹子,俺信你!”

有人带头,其余六人也纷纷响应。

于是,李青禾的院落,在短暂沉寂后,再次热闹起来。

只是这一次,不再是弥漫着药味和恐惧,而是充满了麻布的气息和织女们的忙碌。

七位寡妇成了当然的“工头”

她们召来村中相熟可靠的妇人,甚至一些手巧的姑娘,在李青禾划出的区域里,支起木板,飞针走线。

剪裁声、缝纫声、低声交谈声,取代了以往的死寂。

李青禾统筹全局,验收成品,放工钱。

她立下的规矩极严,针脚疏密、布巾大小皆有标准,不合格的必须返工,绝不容情。

妇人们起初还有些怨言,但见到李青禾自己分文不取,所有收入皆按约定放,且银钱到手实在,那点怨气便也化作了更认真的手艺。

消息传开,订单竟如雪片般飞来。

不仅是种痘孩童的家庭,连些富裕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