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章 新萨哈林人(1 / 2)
库页岛,这片曾经被遗忘的远东冻土,在“北极星”集团接管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矗立起的工厂、轰鸣的机械和严密的防御工事,更深刻地体现在每一个普通居民的脸上和心里。
安居乐业,生活巨变。曾经,库页岛的居民们面临着物资匮乏、就业困难、前途渺茫的困境。商店货架空空,卢布贬值如同废纸,年轻人纷纷想要离开这片寒冷的土地。
而现在,一切都不同了。伊万·彼得罗维奇,一位在岛上生活了五十多年的老渔民,如今在新建的现代化渔港负责设备维护。他抚摸着崭新的冷冻设备,对前来采访的《北极星日报》记者感慨道:
“以前?以前我们开着破旧的小船,冒着风浪出去,打回来的鱼卖不上价钱,还要担心能不能安全回来。现在你看,”他指着港口里停泊的、悬挂北极星旗帜的大型拖网渔船,“这些大家伙,安全,高效!
我儿子现在就在船上工作,收入比我以前一年挣得都多!我们家的木屋也翻新了,通了暖气和热水,冬天再也不难熬了。”
斯维特兰娜,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单亲母亲,原本在南萨哈林斯克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商店做售货员,收入微薄。如今,她经过培训,成为了“北极星生物医药”生产线上的一名质检员。
“这份工作不仅让我的收入翻了好几倍,更重要的是稳定,有保障!”她眼中闪着光,“公司还给孩子们提供了教育补贴,他们现在能去岛上最好的学校读书。以前我每天都在发愁未来,现在,我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。”
福利保障,民心所向。雷耀文承诺的福利政策,逐一落到了实处。
医疗保障:依托“北极星生物医药”的生产优势,岛上建立了覆盖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。居民在岛内诊所和医院就诊,享受大幅补贴。
更重要的是,那三款“药品”对岛内居民半价供应,这等于是在关键时刻多了一道坚实的生命保障线。这对于经历过苏联解体后医疗系统崩溃噩梦的居民来说,意义非凡。
教育投入:原有的学校得到了翻新和扩建,引进了新的教学设备和师资。北极星集团还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和助学金,鼓励岛上的孩子求学深造。不少在莫斯科或圣彼得堡读大学的库页岛子弟,都收到了来自“家乡”的资助信件。
养老与住房: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标准,并启动了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,以成本价向符合条件的居民出售或租赁。许多住在老旧木屋里的老人,第一次搬进了拥有独立厨卫和集中供暖的公寓楼。
公共设施:道路被拓宽修缮,稳定的供电和供暖系统覆盖全岛主要聚居区,甚至开始铺设宽带网络虽然速度在这个时代不算快。曾经入夜后便一片沉寂的城镇,如今也亮起了温暖的路灯。
自豪感与归属感,物质生活的改善,直接催生了精神层面的巨大变化。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,在库页岛居民中悄然滋生,并日益浓厚。
他们不再将自己视为被莫斯科遗忘的、偏远地区的居民,而是“新萨哈林人”——这片正在崛起的热土的主人翁。
在酒馆里,人们举杯时不再抱怨生活的艰辛,而是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哪个矿区又发现了新矿脉,哪口油井产量再创新高,或者“我们的药”又在哪个国家引起了轰动。
年轻人不再将离开库页岛视为唯一出路。相反,许多在外求学的年轻人,在毕业后选择回到岛上,加入“北极星”旗下的各个公司,或者报考警察、防卫军,投身于家乡的建设。他们带回了新的知识和视野,也为库页岛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当人们看到涂装着北极星标志的巡逻队保卫着他们的安全,看到属于“自己的”银行处理着他们的财富,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停靠在“自己的”港口装卸货物时,一种“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”的集体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