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1章 沈阳——铁西鬼楼(1)(1 / 2)
在沈阳的老工业基地铁西区,老旧的厂房、小区和新建的小区交错分布着。街道两旁的梧桐树歪歪扭扭地长着,空气中偶尔能闻到远处工厂飘来的淡淡机油味。
沈辽中路是铁西区的主干道之一,车流不息,商铺林立,白天看着和其他街道没什么两样,可一到晚上,当路灯亮起昏黄的光,31 号和 33 号这两栋连体楼就会显得格外扎眼。
这两栋9层高的老楼,就在沈辽中路的路边,很打眼。
灰扑扑的外墙斑驳脱落,露出里面的水泥底色。这两栋楼是连体结构,中间有走廊相通。
楼前的小广场铺着水泥,不少地方已经开裂,长着杂草,几个破旧的健身器材锈迹斑斑,很少有人光顾。周围的商铺大多早早关门,只有零星几家便利店还亮着灯,灯光照不到楼的阴影处,更显得这片区域阴森森的。
老沈阳人都知道,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铁西 “鬼楼”。
说起这两栋楼的历史,得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。1984 年,原沈阳集体经济房屋开发公司打算在这里建永善里小区的二期工程。当时的规划是商住两用,一层做商铺,二层以上住人。
那时候铁西区正处于转型期,老厂房陆续改制,不少工人搬离旧宿舍,都等着新房入住,这永善里小区二期工程一开始还挺受期待,大家都盼着能早点住进宽敞的新楼。可没想到,施工刚进行到第三层,就出了问题。
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资金链断了。
开发商后续资金跟不上,这工程也就建建停停,成了半拉子工程。
等开发商凑了点钱,那就复工,砌上个几层楼的墙、搭好一段楼梯。明天可能又因为拖欠工资或者物料款,工人们集体停工,工地上又变得冷冷清清。
有时候甚至大半年都没人动工,只有风吹着空荡荡的脚手架吱呀作响。
工地上的建材也堆得是乱七八糟,露天堆放的钢筋长时间淋雨,变得锈迹斑斑,用手一摸能蹭下一层红锈。袋装的水泥受潮结块,硬得像石头,根本没法再用。散落的砖块、断裂的木板随处可见,还有废弃的安全帽、生锈的铁锹扔在角落,整个工地看着是破败不堪。
原本计划两年完工的项目,结果前前后后拖了足足 8 年时间,直到 1992 年才算是勉强建完了主体结构。外墙没好好粉刷,门窗也是临时安装的简易款,楼道里的水泥地面坑坑洼洼。
等这楼建好的时候,原本众人期盼的新房,早就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 “烂尾楼”了。
31 号楼还算幸运,虽然建设过程波折了些,但最终还是有不少急着安家的居民咬着牙搬了进去。一层也陆续开了几家商铺,偶尔能听到邻里间的吆喝声,还算是有了点烟火气。
甚至当时还有个派出所警务室设在这里的一层,民警每天来来往往,夜里也有值班人员,后来因为片区调整,警务室才搬到了别处。
可 33 号楼就没这么顺利了,开发商和原规划的商铺租户、部分购房业主闹起了产权纠纷,官司打了好几年。最后法院判决查封 33 号楼,冻结所有产权交易。
这一查封就没了下文,三层及以上的房间自 1992 年建成后,就没住过一个人,长期处于空置状态。门窗紧闭,玻璃蒙着厚厚的灰尘,有的玻璃都被打碎,也没人修补,看着格外冷清。
一开始,这两栋楼只是因为 “烂尾” 出名,大家提起它们,最多也就叹口气说, “可惜了这么好的地段”,没人把它和 “鬼” 联系起来。
直到九十年代中期,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说法,说夜里路过 33 号楼能听到哭声,再加上之前施工时发生的几起意外,传言渐渐变了味。
有人说看到 33 号楼窗户里有黑影晃悠,有人说在楼道里听到过脚步声,这些说法越传越邪乎,添油加醋的细节越来越多,“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