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3章 湖南鬼崽岭石俑的千年传说完(1 / 3)
鬼崽岭下有口“鬼崽井”
,也有人叫它“鬼崽潭”
。
这口井的模样其实挺普通,就是个直径十来米的圆形水塘,边缘用石头垒了半米高的岸,塘边爬满了青苔,还有几棵歪脖子柳树,枝条垂到水面上,风一吹就晃悠悠地扫着水面。
可别小瞧它不起眼的外表,它的“叛逆”
程度,能让所有见过的人都直呼“违背自然规律”
。
田广洞村夏天总爱下暴雨,有时候雨下得急,村里的排水沟都能漫成小河,院儿里的积水能没过脚踝,连村头的小河沟都能涨得漫过堤坝。
可不管雨下得多大,下得多久,鬼崽井的水位永远就停在离岸边两指宽的地方,别说溢出来了,连水面波动都特别小,仿佛有个看不见的盖子死死压在上面,任凭雨水往井里灌,它就是“油盐不进”
。
有一年台风过境,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,村里好几户人家的土坯房都漏了雨,可鬼崽井的井水还是那副“稳如老狗”
的样子,水面平得像镜子,连个涟漪都没有。
到了大旱年,这口井的“叛逆”
就更明显了。
不管别处有多旱,这口井还是满当当的井水,清澈得能看见井底的鹅卵石和游来游去的小鱼,连水位都没降半分。
有村民不信邪,拿着水桶一桶接一桶地往外挑,挑了一下午,挑了足足二十多桶,再看井水,还是跟原来一样满,仿佛井里的水永远用不完似的。
可就是这么一口“神仙井”
,来历却跟鬼崽岭的邪乎传说缠得死死的。
村里老人说,这口井是“鬼崽崽”
们开的。
早年间鬼崽岭的“阴兵”
晚上出来操练,渴得不行,就用兵器在岭下挖了个坑,没想到坑里居然冒出了水,而且永远喝不完。
后来“阴兵”
们觉得这口井是个好东西,就把它留给了村民,护佑井水不干不溢。
但条件是村民们不能打扰它们晚上操练,也不能随便碰“鬼崽崽”
。
要是有人违背了规矩,比如拿了“鬼崽崽”
回家,或者在晚上靠近鬼崽岭,井里的水就会变浑,甚至会暂时干涸,惩罚村民。
还有个更邪乎的说法,说晚上酉时以后,不能靠近鬼崽井。
有村民早年贪凉,傍晚的时候坐在井边的柳树下乘凉,结果迷迷糊糊中听到井里传来“哗啦哗啦”
的声音,像是有人在井里洗澡。
他睁开眼一看,井水面上居然有好多人影在晃动,像是“鬼崽崽”
们在井里玩水。
他吓得赶紧跑回了家,从此再也不敢晚上去井边。
从那以后,村民们对“鬼崽崽”
更是又怕又敬,既怕晚上遇到“阴兵”
,又感激它们保佑井水不干。
这种复杂的感情,也让鬼崽岭的传说更加耐人寻味。
每年过节的时候,村民们都会带着供品去鬼崽岭祭拜,烧点纸钱,磕几个头,祈求“鬼崽崽”
保佑村里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家人平安。
而“鬼崽井”
也成了村里的“圣井”
,没人敢往井里扔垃圾,也没人敢在井边大声喧哗,生怕得罪了“鬼崽崽”
,失去这口“保命井”
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鬼崽岭的传说越传越远,不仅周边村子知道,连外地的人都听说了,慢慢就吸引了考古专家的注意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第一次来到鬼崽岭,一看到满地的石俑,直接惊呆了。
这数量、这造型、这年代跨度,简直是考古界的“意外之喜”
,比现一座古墓还让人兴奋。
专家们带着专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