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2章 成都华西医学中心基础医学楼6(1 / 2)
“你去哪儿了?”
我扶着墙喘着气,话都说不连贯,“我们在卫生间门口等你,听到里面有金属碰撞的声音,进去看却没人,你到底去哪儿了?”
陈瑶愣了一下,指了指楼梯间:“我刚进卫生间,就听到头顶有奇怪的声音,像是有人在管道里敲东西,吓得我没敢待,就躲到楼梯间去了。
我在楼梯间待了一会儿,没听到声音才出来,还以为你们已经下楼了呢。”
我和李雪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后怕。
刚才在卫生间里听到的声音,竟然真的不是错觉,陈瑶也听到了。
陈瑶问我们,“你们也听到了?”
我和李雪点了点头。
“这声音好像是从通风管道里传来的。”
陈瑶说,“我以前听学长说过,基础医学楼的通风管道很老,有时候风大,里面的支架会松动,就会出奇怪的声音。
不过,刚才的声音也太大了,不像是风刮的。”
我们三个都没说话,心里都有点毛。
那天晚上,我们一路小跑回了宿舍,再也没敢回头看基础医学楼。
第二天早上,我把昨晚的事告诉了周明学长。
周明说:“通风管道的声音,很多人都听到过。
有一次,一个老师在四楼的实验室加班,听到通风管道里传来金属碰撞声,以为是老鼠,就找了保安来检查,结果什么都没找到。
从那以后,就没人再管过这事了。”
“那会不会是……其他东西?”
我小声问。
周明笑了笑:“你想多了。
这栋楼老了,什么奇怪的声音都有。
只要你不招惹它,它就不会招惹你。”
虽然周明这么说,但我心里还是有点不安。
我总觉得,基础医学楼里藏着很多秘密,那些传说,或许并不全是假的。
十一月初,学校举办了一场关于遗体捐献的讲座,主讲人是基础医学楼的王教授。
王教授已经六十多岁了,头花白,说话很和蔼。
之前上解剖课时,老师提过他,说他在这栋楼里工作了四十多年,从年轻时的实验员做到现在的教授,见证了楼里的很多事。
讲座开始后,他没讲太多理论,反而给我们讲了很多遗体捐献者的故事。
有退休的老医生,生前救了无数人,死后把遗体捐给医学院。
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,因为意外去世,父母按照他的遗愿,把他的身体变成了“大体老师”
。
讲座结束后,同学们都陆续离开了,我犹豫了很久,还是鼓起勇气走到王教授身边,小声说:“王教授,您好,我是临床系的新生林溪。
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,不知道您现在方便吗?”
王教授愣了一下,然后笑着点了点头:“同学你好,有什么问题尽管问。”
我深吸一口气,才开口:“王教授,您在这栋楼里工作这么多年,听说过那些传说吗?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女学生实验事故,还有血字传说。
我之前听学长说,这些事都是真的,所以想问问您,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王教授先是愣了一下,然后笑了,“你说的这些,我当然听说过。
每年都有新生来问我,有的问脚步声,有的问会动的标本,还有的问‘血字’。
其实啊,很多事都是以讹传讹,传着传着就变味了,没那么邪乎。”
“那真的有女学生在实验事故中去世吗?”
王教授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来,他抬头看了看远处的基础医学楼,眼神里多了些复杂的情绪,过了几秒才开口:“有。
那是1982年的事了,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。
那个女生叫刘敏,是当时临床系的大二学生,很聪明,也很努力,实验课的成绩一直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