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 雪乡大白楼1(1 / 2)

加入书签

黑龙江省的雪乡原本是牡丹江市长汀镇附近的一个小村落,当地人都叫它“双峰林场”

上世纪9o年代,随着林区转型,有人现这里的雪质粘稠、积雪期长,一到冬天,家家户户的房檐、篱笆都被雪塑成奇形怪状的模样,跟童话里的冰雪世界一样,就开始搞“冰雪旅游”

后来游客越来越多,大家觉得“双峰林场”

的名字太普通,就根据这里常年被雪覆盖的特点,顺口叫成了“雪乡”

,这个名字越传越广,渐渐地就成了这片旅游区域的正式名称。

基本每年在国庆过后,雪乡就开始下雪了。

先是零星的小雪,落在屋檐上积不住,过不了一个月,鹅毛大雪就裹着寒风下下来了,一夜之间,整个雪乡都会成为童话里的冰雪世界。

房檐下挂着半米长的冰凌,院子里是一个个的雪蘑菇,院墙上的红灯笼被雪裹成下红上白的球,连路边的矮树都被雪压得弯了腰,枝桠上挂着的雪挂,风一吹就往下掉。

从这时起,就算是雪乡的旅游旺季了。

全国各地的游客扛着相机、拖着行李箱往这儿来,民宿老板们站在门口迎客,嗓子喊得哑:“咱家有火炕,能住四个人,晚上还能包饺子!”

巷子里挤得满满当当的都是人,连最偏的农家院,门口都挂着“客满”

的木牌,想订间房得提前半个月抢,旺季最火的时候,柴房里临时加张床,都照样有人抢着住。

可就在雪乡核心景区很近,大约往北约两里地的地方,有栋楼哪怕是最热闹的时候也始终透着股冷清。

那是栋六层的白色大楼,楼身全都刷的白漆,跟周围的红墙木房格格不入。

这栋楼的窗户蒙着灰尘,大多的玻璃都裂着蛛网纹,从外面往里看,黑黢黢的看不见底,只有三楼最东边的一扇玻璃完好的窗户,玻璃上面蒙着的一层不是像是灰尘,更像是雾,而且怎么擦都擦不干净。

大楼的入口是刷着黑漆的大铁门,不但常年锁着,而且门把手上挂着块褪色的“禁止入内”

木牌。

木牌边缘的毛刺上还挂着冰碴,经常被风雪吹得吱呀直响。

在雪乡,不管旺季多挤,都没人敢靠近这栋楼。

要是有游客问起这栋楼,民宿老板都会压低声音,往地上吐口唾沫:“那是大白楼邪乎得很,别说住人了,白天我们路过都得绕着走。”

有次一群南方来的游客不信邪,想凑过去拍张照。

带头的小伙子穿着件羽绒服,手里举着相机,边走边笑:“哪有什么邪乎事,就是栋老楼,你们东北人就是会编故事。”

刚走到离楼十米远的地方,带头的小伙子突然停下脚步,打了个寒颤,嘟囔着,“不对劲,怎么这么冷?像是有冰碴子往我骨头缝里钻。”

同行的人这会离楼还比较远,都在笑话小伙娇气身体虚。

小伙子不服气的让大家等着看,他走近点给他们拍几张楼里面的照片。

小伙子说着就要往前走,可脚刚抬起来,就听到楼里传来“咚”

的一声闷响,像是块大石头从楼上掉下来砸在地上,声音在雪地里传得老远。

几个人赶紧抬头看,大白楼的窗户里面都黑着,楼檐上的雪好好的,连片雪花都没掉,那声闷响像是凭空冒出来的。

“刚才啥声音?”

有人小声地问。

他话音刚落,三楼最东边那扇没碎的窗户玻璃上突然起了一片白雾,像是有人在里面对着玻璃哈了口气,雾里还隐约映出个黑影,一晃就没了。

这群人吓得腿都软了,带头的小伙子相机都没拿稳掉在了雪地上。

小伙子捡起相机,和大家一起连滚带爬地跑回了民宿,没敢再提给大白楼拍照的事。

民宿老板王强当时正在门口扫雪,看到他们慌慌张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