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的传说2(1 / 2)

加入书签

1925年大理地震,震级很高,半个城的房子都晃得跟筛子似的。

当时泥瓦匠老王正蹲在大理城街角铺地砖,他刚把一块青砖对齐,脚下突然一软差点没跪下。

老王抬头一看,整条街都在晃,跟海浪似的起起伏伏,砖缝里的沙子“哗哗”

往下掉。

他赶紧扶着旁边的墙站稳,抬头往西北边一看,心瞬间凉了半截:远处千寻塔的塔刹“哐当”

一声砸在地上,烟尘裹着碎木片冲天而起,看着跟起了场小沙尘暴似的。

震后第二天,老王揣着个馒头就往三塔跑,到地方时,看到塔下已经围满了人,个个都踮着脚往里瞅,还时不时倒吸一口凉气。

老王挤进去一看,也愣了。

千寻塔从顶到底裂了道缝,缝隙宽得能塞进半只手,阳光顺着缝穿过去,站在塔这边能清清楚楚看见对面的树影。

当时的县长也来了,穿着件灰布长衫,皱着眉绕塔走了两圈,最后站在人群前面喊:“这塔裂成这样了,肯定要塌!

赶紧组织人拆了重建,别到时候砸着人了,可谁也担不起这责任!”

他话音刚落,一个老人从人群后面拄着根木头拐杖挤了出来,老头往塔前一站:“不能拆!

这塔是当年神柱变的,动了要遭报应!”

这话一出,人群立马炸了锅,有人点头说“老人说得对”

,也有人小声嘀咕“都裂成这样了,不拆等着塌啊”

老王没跟着大家吵吵,他凑到裂缝跟前,伸手摸了摸砖石。

砖石没松动,就是缝宽得吓人。

等大伙吵得差不多了,老王才站了出来跟县长说:“县长,先别忙拆。

给我三天时间,我看看这缝能补上不。”

县长瞅了他一眼:“你能补?这缝都快把塔劈成两半了。”

老王挠挠头:“试试呗,能行就补补,总比直接拆了强。

这塔立了上千年,拆了多可惜。”

接下来三天,老王几乎是长在了塔下。

白天围着塔转圈,一会儿抬头看裂缝走向,一会儿蹲在地上记砖缝的错位,还找了张纸,用炭笔把裂缝的形状画下来,连哪块砖歪了半指宽都标得清清楚楚。

晚上他也不回家,就坐在塔脚的石头上,就着月光接着琢磨。

徒弟来送晚饭时跟他说:“师傅,您这跟守着宝贝似的,塔能领情不?”

老王踹了他一脚:“少贫嘴,赶紧把灰浆的方子再核对一遍。”

其实老王那天摸过塔的砖石以后,心里也多少有点谱。

这裂缝看着吓人,但都是直缝,没拧成“之”

字形,说明塔身的骨架没断,只要好好补,说不定真能救回来。

第三天一大早,县长带着十几个扛着锄头、锤子的人来了,看样子是要来真的,准备动手拆塔了。

老王赶紧拦在前面,把画好的图递过去:“县长您看,这缝是直的,砖石也没松,说明塔还‘站得住’。

给我一个月,我先用铁丝把塔身箍紧,再慢慢补灰浆,要是一个月后还不行,您再拆,我绝不多说一句。”

县长拿着图翻来覆去看了半天,他其实不想给老王这一个月的时间。

可周边围着的村民一个个都恶狠狠的盯着他,眼神跟要吃人似的,最后县长叹了口气:“行,就给你一个月。

要是出了岔子,你可得负责。”

老王连连点头。

老王用的办法其实有点土。

他先让徒弟们找了十几根粗铁丝,像给塔“系腰带”

似的,每隔两米就箍一圈,把塔身固定住,防止裂缝再变宽。

然后按老方子调糯米灰浆。

糯米泡软了蒸熟,混着石灰、细沙,搅得黏糊糊的,补的时候也不贪多,每天就补两指宽,留着空隙让塔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