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章 湘潭双溪村探灵记完(1 / 2)
篾匠和几个知情的老人,只能悄悄把梅梅没寄出去的信收起来。
那些信全是写给她在部队当兵的哥哥李军的,字里行间全是“哥,我等你找我”
“哥,我系着红头绳,你看见红就能找到我”
。
老篾匠看着潭水,“我们都盼着李军能来,可那时候通信难,他在部队我们也没消息,这一等,就等了三十多年。”
“后来有年一个夏天,有个男的来村里,穿件灰色中山装,手里攥着本旧相册,一开口就问‘有没有长沙下乡的知青李梅’。”
老篾匠眼里泛起水光,“他就是李军,退伍后在长沙找了妹妹二十多年,从部队查到下乡名单,挨个村子问,才摸到双溪村。
我们把当年的事全说了,他在潭边蹲了一夜,第二天请人下潭捞,捞了三天,只找到些零碎的骨头,还有半块他当兵前给梅梅的银镯子。”
那时吴建民、刘二、赵三早就没了,而吴建国,也已经跳潭自尽了。
“李军把梅梅的骨头装在陶罐里,说要带回长沙,埋在父母坟边,让她回家。”
老篾匠抬手抹了下眼睛,“他走之前,在潭边种了棵桃树,说梅梅小时候喜欢桃花,还跟我说‘叔,她等了我这么多年,我得带她走,别让她再困在这委屈地儿’。”
正说着,潭边的风突然大了,吹得桃树叶子“哗哗”
响,水面上的红头绳慢慢漂到老篾匠脚边。
他捡起红头绳,指腹蹭过上面的结:“这是梅梅的手艺,当年她总用这绳。
李军带走了她的骨头,可她好像还没走……每年七月十二,青溪的水会红,浊溪的水蓝,潭里会浮起空陶罐,像在等什么。”
“后来呢?她哥哥后来没再来过吗?”
我问。
老篾匠摇了摇头:“后来,就没人见过他了。”
他把红头绳递给苏晓,“你们要是以后去长沙,或是碰巧能打听着李军的消息,就跟他说一声,梅梅或许还在等他来看看。
也劝劝梅梅,别再困在这儿了,跟着她哥好好在那边团聚,别再惦记当年的委屈了。”
苏晓小心地把红头绳放进笔记本,刚合上本子,就听见潭底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,像是松了口气,又像是还在牵挂。
水面的漩涡慢慢消失,潭水恢复了平静,连刚才的阴冷感都散了些。
“我带你们去看看张婆婆吧,”
老篾匠站起来,拍了拍裤腿上的泥土,“她是李梅当年的邻居,还藏着李梅没寄出去的信,说不定能给你们看看。”
我们跟着老篾匠往村西头走,路过知青点旧址时,院墙已经塌了大半,只剩下半截土坯墙,墙头上长着半人高的野草。
我回头望了一眼,夕阳下,旧址的墙角似乎站着个穿蓝布衫的影子,手里攥着什么,可再定睛一看,影子又不见了。
第五天一早,天刚蒙蒙亮,我们被民宿院子里的竹编声吵醒。
推开窗,老板娘正坐在院子里编竹篮,旁边放着四个没编完的东西。
有石桥、有斑竹笛,还有两个系着红绳的小竹人。
“醒啦?”
老板娘笑着招手,“昨天晚上梦见梅梅了,她跟我说,谢谢你们愿意听她的事,还说想让你们帮个忙。”
我们赶紧下楼,围在老板娘身边。
她拿起一个系着红绳的小竹人,竹人身上刻着个“梅”
字:“她让我编几个小物件,说你们要是能去长沙,就帮她找找她哥李军,看看他好不好,要是找到了,就把这个小竹人给他,让他知道,妹妹一直在等他。”
我们接过小竹人,心里沉甸甸的。
王胖子挠了挠头:“可我们不知道李军住在哪啊?”
老板娘笑了笑,转身从屋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,纸边都磨得起了毛:“这是老篾匠昨晚送过来的,说是当年李军带梅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