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开平邓边村广东第一鬼村的老故事4(1 / 2)

加入书签

到了七十年代,村里又搞水利建设,又有人说这口荒井占地方,想填上。

几个年轻的后生扛着铁锹、推着土车就来了,刚把第一锹土倒进井里,就听见井底下传来“咚”

的一声,像有人在底下敲石头。

后生们没在意,接着填,填到第三锹的时候,井里的声音更响了,“咚咚咚”

的,震得井口的麻石都在晃。

有个后生觉得不对劲,趴在井口往下看,黑糊糊的井水里,突然浮上来个布娃娃,青着脸,黑着眼,正对着他笑。

那后生吓得“妈呀”

一声,扔了铁锹就跑,其他后生也慌了,跟着跑,土车翻在地上,土撒了一地。

第二天再去看,撒在地上的土全没了,井边的木板还好好地压在那儿,黄符在风里飘着,像是在摆手。

后来有个外村的风水先生路过,听说了荒井的事,特意绕到村里来看。

他围着井转了三圈,又往井里扔了枚铜钱,铜钱沉下去的时候,水面上起了层白雾,雾里隐约能看见个小孩的影子,手里抱着个布娃娃。

风水先生脸色白,对村里人说:“这井通着地下阴河,底下的‘小主’是早年溺死的童魂,布娃娃是它的伴儿,你们别再动这井了,每年端午节往井里扔个粽子,保准没事。”

村里人听了,每年端午节都往井里扔粽子,有肉粽,有碱水粽,用苇叶包着,系上红绳。

扔粽子的时候,井里总是安安静静的,水面连个波纹都没有,像什么都没接住,可第二年再扔的时候,井边的草长得格外绿,连井壁上的青苔都比别处厚。

有年端午,村里的小孩邓小军好奇,想看看粽子扔下去之后会怎么样,就趴在井口往下看。

他刚低下头,就看见井水里有个布娃娃飘上来,正好对着他的脸,青布脸上的黑墨眼,一直盯着他看。

邓小军吓得往后一缩,后脑勺磕在麻石上,疼得直哭。

他娘跑过来,把他拉起来,再往井里看,布娃娃没了,只有水面上的白雾慢慢散了。

从那以后,邓小军再也不敢靠近荒井,连端午节的粽子都不敢吃,说吃了会被井里的“小主”

盯上。

四、冥钞

等到九十年代末,邓边村的年轻人开始往外走,去广州、深圳打工,村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。

白天还好,一到晚上,整个村子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,只有村口的榕树还在晃,枝桠擦着墙,出“沙沙”

的动静。

那时候开平市区的出租车刚多起来,有个姓刘的师傅,三十多岁,是个老司机,专跑夜班,什么偏僻的地方都敢去,就图个运费高。

那天是鬼节农历七月十五,刘师傅在市区的汽车站接了个活。

乘客是个姑娘,穿着件蓝色的连衣裙,头很长,垂到肩膀,手里抱着个黑色的匣子,匣子上缠着红绳。

“师傅,去邓边村。”

姑娘的声音很轻,像飘在空气里。

刘师傅愣了一下,邓边村他知道,偏得很,晚上连个路灯都没有,而且这天是鬼节,跑这种地方总觉得不踏实。

可姑娘给的钱不少,递过来一张一百块的钞票,说不用找零,刘师傅犹豫了一下,还是点了头。

车子开出市区,路面从柏油变成碎石,再变成泥路,车轮子碾过泥坑,“咯噔咯噔”

响,像压着了硬东西。

姑娘坐在副驾驶座上,一直低着头,看着怀里的匣子,不说话,也不看窗外。

刘师傅觉得有点闷,想找个话茬,就问:“姑娘,你去邓边村干啥?那村里没几个人了。

姑娘没抬头,声音还是很轻:“回家。”

“回家?你是邓边村的人?”

刘师傅又问。

姑娘这次没说话,只是怀里的匣子动了一下,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