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 台北万华猛鬼公寓西宁国宅4(1 / 2)

加入书签

第五桩是4楼的独居老人周阿公。

1984年开春,邻居现他家门口堆着没人拿的报纸才报了警。

开门时一股浓重的霉味,周阿公躺在藤椅上,已经没了气息,脸上带着奇怪的笑容。

法医说“自然死亡”

,可床边摆着双绣着白牡丹的女式布鞋,鞋码很小,根本不是老人的。

楼里的老住户认出,那鞋和1981年建楼时摔死的女工人穿的布鞋一模一样。

那个从16楼摔下来的年轻女工,当年就爱穿这种绣花布鞋。

第六桩轮到了2楼的商铺。

开杂货铺的黄老板,1984年夏天死于煤气泄漏,厨房的煤气罐阀门拧到最大,像有人故意开的。

黄老板老婆说,前一晚黄老板说“看见个穿白旗袍的女人在柜台前晃,问有没有白牡丹牌的胭脂”

,她以为是丈夫眼花,就没当回事。

可警察后来在柜台下找到个空胭脂盒,牌子就是“白牡丹”

,生产日期是1956年,早就停产了,盒底刻着个“7”

字。

第七桩,是被重新翻出的旧闻。

1981年建楼时摔死的女工人。

她叫苏曼丽,当年才二十岁,在16楼浇筑水泥时失足坠落,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绿豆糕。

工友们说,她出事前总说,“7楼有个穿蓝布衫的老头在等她”

,还说要绣件白牡丹旗袍当嫁妆。

这桩事本来早被人淡忘,可到了1984年,有人在16楼的水泥墙里现了块绣着半朵牡丹的白绸缎,像是苏曼丽当年带在身上的布料。

七桩命案,使“7”

这个数字,彻底成了楼里的禁忌。

住户们乘电梯时都会“跳过7楼”

的按钮,哪怕往上爬一层或者往下走一层,也不愿在7楼停留。

有人在自家门牌上贴“7”

字的贴纸,说“以邪克邪”

甚至有家长不让孩子在楼里数到“7”

,说“会被‘东西’听见”

有人在自家门口挂桃木剑,有人请道士来画符,甚至有商户在大门上贴7楼住户勿入的告示。

但死亡的接力赛还在继续,1984年冬天,住在9楼的中学生在楼梯间上吊自杀,用的是根晒被子的绳子,遗书里只写了一句话:7楼的姐姐让我去陪她。

这时,“西宁国宅是猛鬼大楼”

的名声已经在台湾传开了。

房产中介带客户来看房,都要先问清介意不介意楼里死过人。

出租车司机送客人到楼下,从不熄火,说这地方阴气重,不能久留。

连邮局送信的,到了7楼都是把信塞进门缝,不肯多待一秒。

而关于“三十桩命案”

的说法,也从这时起像野草般疯长。

万华区的老人说,这栋楼的地基以前是日据时期的刑场,埋着三十个冤死的劳工,现在是他们在找替身。

还有人说,苏曼丽的魂魄在找够三十个人作伴,就能转世投胎。

不管哪种说法,都让西宁国宅的“凶宅”

名声越牢固。

1985年,西宁国宅的住户已经搬走了近一半,但二楼的锦绣坊裁缝铺的生意依旧很红火。

老板陈裁缝是1983年搬来的,据说以前在上海给名媛做旗袍,手艺极好,尤其擅长绣牡丹,西门町歌厅的小姐们都专程来定做。

他的铺子不大,玻璃柜台里挂着各色绸缎,缝纫机一直响到深夜,成了冷清楼道里少有的烟火气。

陈裁缝不怕的传闻,总说我做的衣服能镇邪。

但他有个怪癖。

从不用红色绣牡丹,只绣白牡丹,说白牡丹干净,能招贵人。

邻居们常看见有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