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湖南湘西赶尸匠辰州符3(2 / 3)
的符纸,画了张辰州符,找了件老人的旧棉袄,披在竹竿上。
夜里走在山路上,他摇着偷偷留着的铃铛,刚摇一下,就觉得身后沉了沉,像是有人跟上了。
走到半路,碰见个巡山的护林员,拿手电照他:“老爷子,你这是干啥呢?”
田铁武没慌,指了指身后的旧棉袄:“送我爹回家。”
护林员愣了一下,手电光扫过田铁武身后的“棉袄”
,突然“咦”
了一声:“这棉袄……咋看着像自己会动?”
田铁武心里一紧,嘴上却硬:“风吹的,你看花眼了。”
护林员没再多问,只是说:“夜里冷,山路滑,您老慢点走。”
等他走远了,田铁武回头看,那棉袄的袖子正慢慢垂下来,像刚招过手似的。
他心里清楚,是老人的魂魄跟着来了,护林员那声“慢点走”
,它听见了。
现在田铁武的院子里,还放着个木盒子,里面装着他画的符。
很多人出高价想买,老人都不肯卖。
田铁武老人告诉我。
“符这东西啊,它认主,离开我这院子就成废纸了。
就像老座钟的摆,没了钟壳子,摆得再欢也没用。”
去年我再去看他,他的儿子正收拾院子,说要改成民宿。
老槐树上的铃铛被摘下来,放在了玻璃柜里,旁边贴了个标签:辰州赶尸铃(真品)。
田铁武坐在轮椅上,看着儿子忙,嘴里念叨:“别写‘真品’,就说是老物件——真的假的,心里有数就行,没必要给旁人看。
这几年,湘西突然多了些“赶尸人”
。
别害怕,不是真的赶尸,是景区搞的“民俗体验”
。
穿黑袍的“赶尸匠”
摇着铃铛,后面跟着几个“尸体”
,在灯光昏暗的山道上走,时不时蹦一下,嘴里还哼哼唧唧,吓唬游客。
有次,正好碰见个“尸体”
蹦得太急,裤腰带松了,黑袍子往下掉,露出里面的花秋裤,引得游客哈哈大笑。
那“赶尸匠”
也不恼,捡起袍子给“尸体”
系上:“新来的,还没学会绷着走,大家多担待。”
游客里有个小伙子较真,问:“师傅,您这符是辰州符不?咋看着像打印的?”
“赶尸匠”
就亮开手里的黄纸:“当然是!
不过与时俱进了,朱砂用的是红墨水,黄裱纸是a4纸打印的,比老的结实,雨淋都不怕。”
有个小姑娘被滑行的“尸体”
吓哭了,她爸指着“尸体”
的脚:“你看,他脚底下有轮子,是推着走的,假的。”
小姑娘揉着眼睛:“可我刚才看见他影子里有手在招手!”
众人往地上看,月光下,“尸体”
的影子被灯光拉得老长,影子边缘确实有点模糊,像有东西在动。
那“赶尸匠”
赶紧打圆场:“那是树影晃的,山里风大。”
后来才知道,那山道旁边种着竹子,风吹竹叶晃,影子投在地上,就像有手在动。
这可不是什么灵异现象,是自然现象。
景区老板也挺会做生意,事后在网上了篇文章:《探秘湘西赶尸:千年民俗的现代表达,让神秘照进现实》,配图是那穿花秋裤的“尸体”
,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。
田铁武听说了,在院子里骂:“这群小兔崽子,把死人的路当成戏台子,不怕遭报应?”
骂完了,又对着沅水的方向叹口气,“不过也好,总比没人记得强。
就像老戏,换了新唱法,好歹还有人听。”
前阵子去辰州,特意绕到山里的景区看了看。
“赶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