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太优秀也是一种错(1 / 2)
秋阳正好,透过梧桐叶隙洒在青石板路上,溅起细碎的金芒。
顾言踩着晨光走进京都书法协会的朱漆大门时,门内早已候着几位穿着素色唐装的老者,为的正是协会秘书长周明远。
“顾老师,可算把您盼来了!”
周明远快步迎上来:
“您能来,咱们这展览的分量都重了几分!”
顾言笑着道:
“您老有点捧了,我今天就是来学习和找灵感的。”
随后周秘书把顾言引进协会内,顾言目光扫过院内景致:
青瓦白墙的仿古建筑围着一方天井,天井中央摆着个半人高的青花瓷缸,缸里养着几尾红鲤,缸沿爬满了翠绿的青苔。
走廊两侧挂着串红的灯笼,风吹过,灯穗轻轻晃动,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墨香,混着宣纸特有的纤维气息,让人瞬间静下心来。
顾言又道:
“之前听师父说协会藏了不少名家真迹,今天可得好好开开眼。”
“那必须的!”
周明远眼睛一亮,侧身做了个“请”
的手势:
“咱们展厅分三层,一层是历代名家的临摹本,二层是当代书法家的作品,三层是互动体验区。
我亲自带您逛,正好给您讲讲这里面的门道。”
跟着周明远走进一层展厅,厚重的木门被推开时出轻微的“吱呀”
声,仿佛穿越了时光。
展厅内光线柔和,顶梁挂着仿古的宫灯,暖黄的光落在墙上的卷轴上。
每一幅作品都装裱得精致讲究,从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临摹本到颜真卿的《祭侄文稿》仿作,笔墨间的风骨依稀可见。
“您看这幅柳公权的《玄秘塔碑》临摹本。”
周明远指着一幅字迹挺拔的作品,语气带着敬意:
“是咱们协会老会长年轻时临的,笔锋刚劲,结构严谨,连起笔收笔的细节都跟真迹差不离,现在年轻一辈里,能临成这样的可不多了。”
顾言凑近细看,只觉得写的好,具体写的好在哪里,顾言怎么可能知道,但场面话,还是得说的,于是忍不住点头:
“确实厉害,这功底得几十年才能磨出来。”
逛到二层时,氛围明显热闹了些。
墙上挂着的作品风格各异,有的潇洒飘逸,有的厚重沉稳,还有几幅创新派的作品,把书法和绘画结合,画里藏字,字里藏意,很是新颖。
周明远指着一幅写着“稻香”
二字的作品笑:
“您看这个,还是去年咱们协会的年轻人听了您的歌,一时兴起写的,虽然功底差点,但这股子田园气倒是抓得挺准。”
顾言看着那两个带着稚气的字,忽然想起清河村的稻田,金黄的稻穗在风里摇晃,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:
“能把歌里的感觉写出来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”
从二层下来,往三层互动体验区走的路上,迎面过来几位拿着毛笔的老者,周明远一一介绍:
“这位是协会副会长魏晋风魏老,专攻隶书;这位是李老师,擅长行草;这位是……”
介绍到最后一位年轻人时,顾言明显感觉到对方的目光带着几分敌意。
那年轻人穿着一身藏青色长衫,身形挺拔,手里握着支狼毫笔,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白,听到周明远的话,只是淡淡颔,没像其他人那样热情。
“这位是魏老的孙子,魏凯。”
周明远没察觉异样,笑着补充:
“咱们协会年轻一代里的佼佼者,七岁跟着魏老练书法,现在已经能独立写榜书了,前途不可限量。”
魏凯这才抬眼看向顾言,眼神里的审视毫不掩饰:
“顾老师,久仰大名。”
语气里听不出半分“久仰”
的诚意,反而带着点冷冰冰的疏离。
顾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