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8章 姑苏征兵,英魂砺志(1 / 2)

加入书签

威海卫海战的硝烟尚未在记忆里散尽,左肩那道深可见骨的刀伤仍隐隐作痛,缠绕的绷带下是新生的皮肉与未消的疤痕。

叶昭远站在苏州城外的运河码头上,初春的暖风裹挟着水汽和桃李芬芳拂面而来,却吹不散他眉宇间那与年龄不符的沉郁。.

海港的血火淬炼褪去了他最后一丝少年稚气,玄色尉官常服衬得身姿挺拔如松,肩章上那颗崭新的排长衔铜星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。

这是他用“宁海号”舰桥上那场血战换来的认可。

父亲叶凌云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:“昭远,你既请缨,便去。苏州……是我华夏新政根基之一,民心可用。去看看……何为真正的根基,何为……军人之责。”

“排长!征募点设在城隍庙前广场,府衙已派人协助清场,告示也贴出去了。”

副手赵小虎小跑过来报告,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机灵劲儿。

叶昭远微微颔首,目光投向不远处高耸的苏州城墙。

这座以园林锦绣、商贾云集闻名的江南雄城,此刻却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。

空气中少了些吴侬软语的慵懒,多了几分金铁交鸣般的肃穆与……一种难以言喻的、蓄势待发的蓬勃力量。

城隍庙前广场,人山人海。

没有预想中的喧嚣拥挤,秩序井然得令人心惊。

青石板铺就的广场上,一列列长桌排开,府衙吏员与身着玄色军装的征兵官正襟危坐。

更令人动容的是那蜿蜒如长龙般的队伍。

清一色的青壮男子!

他们或布衣短打,或长衫纶巾,年龄从十六七岁的少年到三四十岁的汉子不等。

人人脸上没有半分被强征的愁苦与畏惧,反而洋溢着一种近乎虔诚的……热切与庄重!

他们安静地等待着,目光不时投向广场中央那杆高耸入云、猎猎作响的玄底蟠龙旗,眼神中充满了崇敬与……向往!

“姓名?”

“李二牛!”

“籍贯?”

“苏州府吴县李家村!”

“为何参军?”

“俺……俺爹说,秦王殿下让俺们有田种,有饭吃!现在殿下要兵,俺得去!保田!保家!”皮肤黝黑的农家汉子声音洪亮,带着泥土的质朴。

“姓名?”

“周文远!”

“籍贯?”

“苏州府城!”

“为何参军?”

“学生……读过王爷颁布的《军人信仰指导纲要》!”

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青年挺直腰背,声音清朗,“‘为守护身后父母妻儿而战!为保卫脚下家园土地而战!为开创天下太平盛世而战!’

此乃大义!学生……愿效岳元帅,投笔从戎!”

叶昭远默默穿行在队列旁,听着这一句句朴实却重逾千钧的回答,胸中如同被重锤敲击!

威海卫的血与火,意大利人的炮舰狰狞,此刻与眼前这平静而炽热的场景交织在一起,形成一种强烈的冲击!

他原以为,当兵吃粮,天经地义,或为功名,或为生计。

却从未想过,在这江南腹地,参军……竟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……荣耀与责任!

百姓们……竟是如此清晰地知道……为何而战!为谁而战!

“小兄弟,你也来参军?”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。

叶昭远转头,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,正慈祥地看着他,手里还牵着一个七八岁、虎头虎脑的小男孩。

叶昭远下意识地挺直腰板:“老丈,我是……”

“一看你就是叶家军的好儿郎!”

老者打断他,眼中满是赞许,“瞧这精气神!跟当年岳元帅来苏州整军时一样!”他拍了拍身边的小孙子,“狗娃,记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