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 基建狂潮与天工隐现(2 / 3)
/p>
叶凌云站在半山腰的观景台上,对身旁的工曹主事道:“大学分设三院:格物院授物理化学,探究万物之理;经世院授律法经济,培养治国之才;百工院授农桑匠作,传承实用技艺。
三院拱卫中央藏书阁,务求典籍浩瀚如海!”
他指向远处蒙学堂的方向,“从蒙学堂毕业的学子,可通过考核进入苍梧大学,苍梧大学毕业的优者可直入郡衙六曹或者其他地方!”
工曹主事听得心潮澎湃,却又面露难色:“王爷,如此规模,耗费钱粮恐巨……”
叶凌云摆手:“钱粮之事,自有叶皇后操心。
你只需记住,这里的一砖一瓦,垒的是苍梧的未来!”
与此同时,城北一处僻静山谷中,另一座建筑也在悄然成形。
这里戒备森严,高墙环绕,门口悬挂着“格物院”
的乌木匾额,字迹遒劲,却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冷冽。
院内不见学堂的喧闹,唯有匠人埋头打磨精密的黄铜构件,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金属的冷硬气息。
这里是叶凌云寄予厚望的“格物院”
。
独立于教育体系之外,专司火药改良、机械研、天文观测等机密研究的所在。
此刻,几名工匠正围着一台初具雏形的蒸汽机原型,低声争论着气缸密封的难题。
苍梧郡的基建工程到处开花,缺人,非常缺人!
苍梧郡缺人的消息,如同插上了翅膀,通过驿站快马、商队口耳,飞遍了大江南北。
驿道上,车马辚辚,尘土飞扬。
北地逃荒的流民,赤着皲裂的双脚,拖家带口跋涉千里,只为那“日结三文钱,管糙米饭管饱”
的活命机会。
江南破产的匠户,携着祖传的锛凿斧锯,箱笼里塞满对技艺的执着。
更有寒窗苦读却屡试不第的士子,背负着简陋的书笈,袖中珍藏着偷偷抄录的“凌云诗”
——“九州生气恃风雷”
,那力透纸背的墨迹,早已洇透了粗糙的麻纸,也洇湿了他们不甘沉寂的心。
郡守府的户籍册以惊人的度增厚,宁宸轩案头的算盘珠子几乎不曾停歇。
他揉着胀的太阳穴,将一份粮储簿册推到叶凌云面前:“王爷,新增流民、匠户、士子共计七万余人!
存粮……仅够支撑两月!”
他眉宇间拧出深深的忧虑,“若粮道有失,恐生大乱!”
叶凌云推开雕花木窗,喧嚣的市声与温暖的夜风一同涌入。
他指向窗外灯火如星河般璀璨的夜市:“宸轩,你看!”
馄饨摊的烟火气升腾,摊主麻利地收着铜钱,转身便到隔壁布庄扯了几尺新出的棉布。
铁匠铺炉火通红,叮当声彻夜不息,农具订单已排到了秋收之后。
“钱财流转如活水,百业兴旺如春潮。
百姓手里有了钱,商人逐利而来,粮商岂会放过这赚钱的良机?何愁粮不来?我们只需疏通商路,稳定物价,这苍梧,便是能自我造血的活水!”
暮色四合,将郡衙的青石台阶染成温暖的橘红。
一个身着洗得白的青布长衫、脚踏磨破草履的老者,踏着最后一缕余晖,缓步而来。
他须皆白,面容清癯,唯有一双眼睛,锐利如鹰隼,沉淀着岁月也未曾磨灭的智慧与探究。
“站住!
王爷岂是尔等随意能见的?”
门吏见他衣着朴素,挥手驱赶,语气不耐。
老者脚步未停,也不言语,只从怀中取出一物。
那是一个黄铜铸造的酷似“鲁班锁”
的物件,不过巴掌大小,却机括嵌套,层层叠叠,在暮光下流转着冷冽而精密的光泽。
他手指如穿花蝴蝶般拨弄几下,只听“咔哒”
几声轻响,那看似浑然一体的铜锁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