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戏台(2 / 3)
象。
只见祠堂内部空间颇大,除了常规的祖宗牌位和供桌之外,最扎眼的是,祠堂中央,竟然真的搭建着一个古旧的戏台!
戏台木质结构,雕梁画栋的痕迹依稀可辨,但早已蒙上了灰尘,结满了蜘蛛网。
台上还散落着一些破烂褪色,沾染污渍的戏服、头饰和道具,一副荒废已久的凄凉模样。
这组合实在有些违和。
陆离看得一头雾水,忍不住低声问道:“祠堂里……怎么会搭个戏台?”
傩婆倒是见怪不怪,她仔细打量着戏台和周围的阴气,沉声道:“一些地方宗族有自己的习俗,不足为奇。
看来,取走孩子魂魄的东西,十有八九就与这戏台有关了。”
姜云泥紧张地四下张望,小声问:“婆婆,那……那鬼怪呢?在哪儿?”
“现在日头还旺,它藏得深,或者其本体并不在此,只是残留的气息作祟。”
傩婆判断道:“光看着没用,我们得去村里问问,这戏台究竟有什么来历、出过什么事。”
于是,接下来的大半天,陆离就看着傩婆和姜云泥一家一家地敲门、询问、记录。
傩婆负责主要问询,姜云泥则拿着她的手机和一个小本子。
她们一家一家地敲开那些依旧惶恐不安的村民的门,耐心询问祠堂里戏台的来历、相关传说、以及最近是否还有别的异常。
姜云泥认真地记录着村民口中零碎、有时甚至互相矛盾的信息。
陆离跟在后面,心里暗自嘀咕:
驱鬼这么麻烦的吗?还得查户口?知道它是什么鬼、怎么变的很重要?难道不是看着今天太阳不错,直接冲进去找到那鬼东西一掌捏死吗?还要问生辰八字?
他这种半路出家的“高人”
,实在有点无法理解这种“专业流程”
。
直到夕阳西下,三人才找了个僻静角落,各自啃了些带来的干粮。
姜云泥像是完成作业的学生,开始向婆婆和陆离汇报整理后的信息:
“婆婆,陆道长,我问清楚了,这孙氏祠堂里供奉的是他们的先祖。
据说很多年前,他们这一支的先祖在外遭逢大难,险些丧命,是一位路过的戏班班主好心收留了他,不仅给他治伤,还让他跟着戏班躲过了仇家追杀。
后来先祖达了,回乡建了祠堂,感念恩情,就立下组训,在祠堂里特意搭了这个戏台,说是要永远给那位戏班恩人留着,盼着他或有他的后人、传人有一天能来此唱上一台戏,孙氏子孙必当世代敬奉。
久而久之,这就成了祠堂的一部分了。”
陆离听得无语,所以,是救命恩人变成了索命鬼?
此时,太阳终于彻底沉入西山,天色迅暗了下来。
祠堂方向的阴冷鬼气开始加剧弥漫,那咿咿呀呀,婉转凄迷的戏曲声也清晰了不少。
傩婆面色凝重起来,她对姜云泥道:“云泥,准备傩面,这次,你在主位,婆婆我在旁边看着。”
姜云泥深吸一口气,既紧张又有些兴奋。
她连忙从毛驴背上的行李中取出一些特定的法器、香烛和令旗,在祠堂门口一片空地上快布置了一个简易的供台。
然后,她郑重地将腰间那三副面具依次取下,放在供台之上。
狰狞的白面、悲悯的金面、诡笑的黑面。
准备妥当,姜云泥站在供台前,定了定神,开始随着某种古老的韵律跳动起来。
她的傩舞与傩婆的风格截然不同。
傩婆的舞蹈充满了原始的力量和诡异的压迫感,而姜云泥的舞姿则更加轻盈灵动,甚至带着一种少女特有的柔美与活力,手上的风铃和脚上的铃铛随着舞动出清脆的声响。
刺青亦是随着她的动作若隐若现,与那三副静静放置在供台上的面具隐隐呼应。
陆离撑着伞,站在不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