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 更进一步(1 / 3)

加入书签

若继续这般下去,财政体系终将崩溃,整个大明也将陷入混乱。

更别说,组建新机构所耗费的军饷粮草。

那将是一笔难以估量的巨额开支。

人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。

国库早晚会被掏空。

身为臣子,忠言逆耳理应担当。

哪怕因此触怒殿下,他也必须将利害说清说透!

“吕尚书。”

“家国大事,本宫岂能不懂?”

“你安心。”

“我们暂且不谈此事,先议山东赈灾之事。”

朱标望向吕昶,眼神中透着安抚之意,随后转身面对众臣高声道:“本宫手头有一份来自锦衣卫的密报,此事若成,足以充实国库,不但能解决赈灾所需,更能支持父皇三路大军平叛。

诸位是否愿听?”

此话一出,胡惟庸脸色骤变。

一旁的汪广洋也难掩神色。

这哪里是什么锦衣卫的密报。

分明是一封要命的信!

“太子殿下!

齐王殿下!”

“臣愿捐三十万两白银!”

沐英挺身而出,向朱标拱手道:“臣曾镇守云南,陛下赐予不少珍宝,加上家中积蓄,已变卖为三十万两白银,愿全数捐出,助我大明渡难关!”

“臣徐增寿,替家父募捐四十万两!”

“臣邓文通,替家父筹得四十万两!”

“臣冯守正,替家父捐四十万两!”

“微臣冯城,捐三十万两!”

“微臣傅言,代父捐四十万两!”

“微臣常森,代父捐四十万两!”

“臣弟朱樉,捐四十万两。”

“臣弟朱棡,捐四十万两。”

“臣弟朱棣,捐三十万两。”

朱棣面带羞愧,府中能卖的都已变卖,所得不过三十余万两,除去日常开销,仅能捐出三十万两,比起几位兄长和朝中重臣,实在难以比拟。

至于众臣子弟所捐之银,大多为开国之初,朱元璋所赐珍宝。

盛世之时,君王赏赐;危难之时,忠臣献宝!

这是大明的风骨!

这也是大明的脊梁!

“臣弟朱涛,愿捐三百万两白银!”

朱涛也只能无奈起身,缓步走下台阶,穿过重重大臣,站在前列,望向朱标,抱拳说道:“全部捐入国库,用于军需与赈灾。”

三百万两白银!

不愧是富甲一方的齐王!

真不愧被称作大明的小金库!

确实是财大气粗!

“臣胡惟庸,愿捐十万两白银,助国库之需!”

胡惟庸微微一咬牙,随即抱拳向朱标表态。

如今已是进退维谷。

若是不捐。

那才是真正的政治失败!

所以。

这笔银子必须捐。

但也不能捐得太多!

他可不是那些世袭的功臣子弟!

朱元璋赏赐给他的东西实在有限!

若是捐得太多,反而惹人注意,也是一种负担!

“老臣汪广洋愿捐五万两,充作国库之用!”

汪广洋也咬咬牙。

他本性贪财,能拿出五万两已是咬牙割肉之举。

但胡惟庸既然都开口了,他若不捐,反倒会被比下去。

但他绝不可能比胡惟庸捐得更多!

“各位大人果然心系大明。”

“那本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

“同时,本宫的东宫也捐出二百万两。”

“此事就交由老五来办。”

“协助户部尚书吕昶,将所有募集的银两悉数送入国库,安排专人看管,不要让本宫失望。”

朱标望着下方争先恐后表态的大臣,嘴角浮现一丝笑意。<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