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章 圣意难料(2 / 3)

加入书签

/p>

朱标兄弟刚走不久,李善长便步入大明宫,向朱元璋行礼后说出这番话。

“李先生。”

“今早刘基刚刚辞官,现在你也要请辞?”

“大明可曾亏待你们?”

“你们心中,真有这般不满?”

朱元璋脸色阴沉。

刘伯温的离去,他虽有不舍,但也是自己点头答应的。

而李善长今日来,难道也仅仅是辞官那么简单?

“陛下。”

“老臣确已年迈体衰。”

“若再占据高位而不作为,恐怕朝堂将起动荡。

不如及早退下,也好保全最后一点体面与名声。”

李善长此时已下定决心,今日无论如何,都要辞去中书左丞相之位。

而且,

今日正是他最悔恨的一天。

早朝之后,胡惟庸满脸得意的模样,让李善长心中一阵苦笑。

得意忘形之人,往往最为自负,也最容易招致灾祸。

更何况,

今早刘伯温为何偏偏选择辞官?

此事难道不觉太过巧合?

他离开之时,朱元璋竟然没有任何挽留,连一句话都没说。

只一个字——准。

这让李善长如坠冰窖。

他清楚,

陛下早已对中书省心存疑虑!

若是此刻不走,

胡惟庸这艘将倾之船,

他也只能陪到底了。

“既然李先生心意已决,那咱也不强留。”

“回去安心养老吧。”

朱元璋面上一副无奈,实则心中暗喜。

随即,他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:“那你可有合适人选?谁可接任左丞相一职?”

这分明是在试探!

绝对是试探!

来自洪武大帝的试探!

若应对失当,后果不堪设想。

李善长即使辞官归隐,恐怕也难逃厄运。

“陛下!”

“老臣愿推举汪广洋!”

“此人胸藏万卷,才略可比刘伯温,只因际遇不佳,至今仍居三品御史大夫之位。”

“若陛下肯委以重任,必能建功立业。”

李善长眼中闪过光芒,随即朝朱元璋拱手说道。

汪广洋,乃是朱元璋旧部老臣。

因朱涛这只“蝴蝶”

的影响,命运生偏移,一直未能施展抱负。

然而,他即将迎来人生高光时刻。

因他与胡惟庸素来不合,此事朝中无人不知。

李善长的回答令朱元璋颇为满意。

朱元璋心中早有盘算,汪广洋的确适任中书省左丞相一职。

其人确有才学,性格谦和,堪当大任。

可即便如此,朱元璋内心仍对李善长升起几分戒心。

这回答太过圆满。

太合心意,反而不妙。

太过迎合,也不妥。

他要的是一个中肯的意见,而不是一份令他称心如意的答复。

纵然李善长才智过人,也难免犯下如此低级的失误。

这让朱元璋内心升起一丝自得。

即便是伴随他打天下的功臣李善长,也终难逃“老迈昏庸,难堪重用”

的评价。

并非朱元璋忘恩负义,卸磨杀驴。

尽管李善长的回答令人失望,但他能知进退、急流勇退,为自己留了一线生机。

“传旨!”

“李善长多年为国操劳,今日特准其归家休养,荣归故里,然仍可居京中调养。”

“有时也可陪朕说说话,毕竟老臣已不多。”

朱元璋说到最后露出笑意,可这笑容落在李善长眼中,却泛起几分寒意。

即便辞官,也难脱掌控,仍被朱元璋牢牢牵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