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心愿(1 / 3)

加入书签

朱涛思索良久,才看着朱元璋点头。

行宝钞本身不是坏事,可老朱的性子他清楚。

一旦尝到甜头,就会无休止地加印,最后只会让宝钞贬值,变成废纸一张。

“老子懒得管这堆烂事。”

“那就交给老大吧。”

“正好我也轻松点,快活几年。”

“等朝廷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,你和大哥一道随我往扬州走一遭。”

朱元璋面色微赧,被儿子说中心事,点头应下,随即感慨:“听说扬州十室九空,我为天子,岂能坐视不理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我也听闻此事。”

“等这边事了,我想陪父皇母后外出走动,去扬州看看。

这座鱼米之乡,历经战乱,如今会是何等光景。”

朱涛早知扬州情形,也向朱元璋点头附和。

百姓乃大明立国之本,百姓安稳,根基方固。

“殿下。”

“诚意伯刘基偕御史刘琏求见。”

青鸟的声音自门外传来,朱涛与朱元璋皆露诧异。

刘伯温为何突然来访?

“请他们去正厅等候。”

“我随后就到。”

朱元璋看着朱涛,眼中满是好奇:“老二,你和那位高深莫测的刘夫子,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?”

“父皇。”

“您就不能对儿子多些信任吗?”

“昨日我去了御史台,拜访刘琏,原想请他入工部任职,却被刘伯温婉拒。

他向我举荐了一位能人,此人对儿子亦有大用,因此我便留下了。”

“可他今日为何来王府?”

“我确实未曾预料。”

朱涛略显困惑地摊手,实在想不出刘伯温此行所为何事。

“你说的,莫非是杨宪?”

“刘伯温的得意门生。”

朱元璋沉思片刻,断然道:“昨夜刘伯温入宫见我,说要推荐一位大才,正是他的门生杨宪。

如今扬州局势混乱,我正头疼,他既称是刘伯温的学生,或能解决扬州之困,我想派他去主政扬州。”

“父皇。”

“刘伯温昨夜见过您。”

朱涛神色微冷,刘伯温果然深谋远虑。

此举无论将人举荐给齐王府,还是直接呈报皇帝,皆不致身陷纷争,难怪世人称他为“一统江山”

此举更让他置身事外,毫无牵连。

今日来王府的目的,已然明了。

谢罪!

若非朱元璋亲自到场,朱涛恐怕也会误以为杨宪是奉皇命前去扬州的。

“嗯。”

“他是连夜进宫的。”

“这位国公,害得我连个安稳觉都睡不成。”

朱元璋不清楚朱涛为何突然问,但仍如实作答。

他说的“国公爷”

一词,显然不是夸赞,而是一种讽刺,甚至是带着十足的鄙夷意味。

这是老朱最不愿意听到的称呼!

“爹。”

“我要见诚意伯刘基!”

“我想看看他今天怎么谢罪。”

“大明离不开刘伯温,但也并非非他不可。”

“如果他还想置身事外,那就一辈子待在国子监教书吧。”

“永远地教下去。”

朱涛神情冷淡,目光深沉,内心早已怒火中烧。

他连李景隆那样的大明战神都能驯服,更何况是向来精明的刘伯温。

“刘公。”

“您驾临寒舍,实乃齐王府之幸!”

朱涛昂走入正厅,看到起身行礼的刘基与刘琏,只是随意地抬手示意道:“此非朝堂,不必拘礼。

刘公今日登门,有何指教?”

“老臣此来,确实有事相求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