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过年她不找事事情找上门(1 / 2)
苏雪柔自打上次房间的事没占到便宜,老实了好一阵子,没再故意找苏禾的茬。
眼瞅着大院里的年味一天比一天浓,红灯笼挂起来了,家家户户门口也贴上了春联,到了除夕夜,更是热闹得不行。
晚饭过后,操场中央早早支起了幕布,绳子拉得紧绷绷的。
各家各户的人都出来了,老人扛着板凳,小孩揣着兜里的瓜子糖块,大人手里还提着水壶,说说笑笑地往一块儿凑——今儿有部队的人来放慰问电影,这可是过年最盼望的。
空气里飘着炒瓜子的焦香、花生的油润劲儿,还有糖的甜气,混在一块儿,满是年味儿。
孩子们追着跑,兜里的糖纸哗啦响,笑声能飘出半条街,连晚风都裹着暖意,这热闹劲儿,让人心里熨帖。
苏雪柔穿了身买的红棉袄,领口袖口还滚着毛边,头梳得丝毫不乱,跟橱窗里摆的瓷娃娃似的,端端正正坐在前排。
余光扫到苏禾,见人安安静静坐在后排角落,手里攥着个热乎的烤红薯,眼神忽然一动,故意抬高了嗓门,透着股热络劲儿:“小禾妹妹,往前挪挪呀!
中间这儿看得清楚,不挡眼!
哎对了——你以前在乡下,怕是没看过这种露天电影吧?今儿可得好好瞧瞧,可有意思了!”
她声音脆生生的,周围好几户邻居都听见了。
这话听着像是姐姐疼妹妹,实则每句都在提醒大伙儿:苏禾是从乡下来的,没见过世面。
苏禾闻声抬头,幕布上黑白光影在她脸上晃着。
这种老战争片,对上辈子看惯了高清电影的她来说,确实朴素得很,但这话可不能说。
没露半分恼意,反而慢慢绽开个腼腆的笑,声音轻轻的,刚好能让附近的人听清:“谢谢大姐惦记。
乡下是条件简单,可逢年过节也热闹——乡亲们凑一块儿搭戏台,要么围着听戏,邻里间挤在一块儿,比什么都亲。
今儿能跟大院的叔叔阿姨、哥哥姐姐一起看电影,心里更暖了。
再说了,咱们能安安稳稳过年,都是以前的人流血拼出来的,想着就觉得他们确实辛苦,咱们啊,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生活。”
几句话说得不软不硬,没顺着苏雪柔的话茬说“没见过”
,中间还透着对乡下生活的念想,最后又绕到感恩上,显得又懂事又踏实。
周围几个坐着的长辈听了,都悄悄点头——这苏家从乡下接回来的小闺女,看着话不多,心里倒是有数。
苏雪柔没料到苏禾会这么接话,像碰着块软棉花,一时语塞,脸上的笑也僵了僵,只能干巴巴回了句“那就好”
,赶紧转回头去,不想理她。
好在旁边的王媛媛几个小姐妹正叽叽喳喳说话,过两天要去新开的百货大楼,听说来了不少新鲜玩意儿,苏雪柔这才重新打起精神,凑进去说笑,还不忘朝苏禾那边瞥一眼,透着点得意——你没去过百货大楼吧?
可苏禾压根没往她那儿看,早把目光转回了幕布。
黑白画面里的战士们冲锋陷阵,虽说情节简单,可看着周围人看得入神的模样,倒也觉得这电影比刚才有意思了几分。
过年这几天,大院里的人走得勤,今儿你家来拜年,明儿我家请吃糖,热闹没停过。
苏家也不例外,客厅里常坐满了人,桌上摆着花茶、瓜子,还有林婉秋特意买的水果糖,大伙儿说说笑笑,暖意融融的。
虽说苏家对外都说苏雪柔和苏禾是“双胞胎”
,早年分开养,如今才团聚,可大院里的人谁不精明?
心里都门儿清——苏禾恐怕才是苏家亲生的。
不然以林婉秋平日那讲究体面、眼高于顶的性子,怎么会平白从乡下接个小姑娘回来?
不少人还记得苏禾刚回大院那会儿的模样——皮肤透着乡下晒出来的黑,身子瘦瘦小小的,总爱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