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7章 年纪轻轻竟能看得这么远(2 / 2)

加入书签

身,恭敬问候。

“沈少秋啊,‘观一叶而知秋’,名字起得好。”

老前辈微微一笑,走到沈少秋面前,伸手相握,随即示意:“坐下说。”

“谢谢。”

沈少秋低头致意,缓缓落座。

“对于港岛的展,你有什么看法?”

刚坐定,前辈便含笑抛出这个问题。

沈少秋心头一紧,瞬间明白:这短短二十分钟的关键,就系于接下来的回答。

答得好,前路通畅;若有差池,日后合作恐将波折重重。

他略作沉吟,徐徐开口:“先说个大家常提的观点——港岛是连接内地与世界的窗口。

开放之后,这个窗口应当越开越大,让更多人通过它了解华夏、参与建设。”

沈少秋恭敬说道。

“这个说法听过不少了,那你自己的看法呢?”

老前辈依旧面带微笑,神色平静如水,看不出半点情绪起伏。

沈少秋深吸一口气,声音平稳而坚定:“我认为,港岛的未来,不只是窗口,更是凝聚全球华人力量的核心枢纽。”

听到这番话,对方眼中忽然掠过一道锐利的光芒,连沈少秋都感到心头一震。

他微微一笑,语气和缓却带着探究:“少秋啊,你这话有意思,说详细点。”

“眼下在大陆之外,全球各地仍生活着五千多万华人,其中绝大多数聚居在东南亚一带。

这些人里,不少是中产以上阶层,甚至不乏巨富之家,手中掌握着惊人的资产。”

“可问题在于,他们背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做靠山来守护这份财富。

因此,这些华人必然会寻找一个稳妥的地方安置家当,而港岛,正是最理想的落脚点。”

“若大陆能借由港岛这个桥梁,汇聚起全世界华人群体的资金力量,再把这些资源转化为自身展的动力,将来又反向支持海外同胞的展,久而久之,就能把整个东南亚变成我们自己的后方腹地——就像阿米利卡长期经营拉丁美洲那样。”

沈少秋一字一顿,说得沉稳有力。

华人是世上最为勤勉、聪慧的族群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
在东南亚诸国,几代华人辛苦打拼,积累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财富,数额之巨,早已令当地原住民嫉恨不已。

正因如此,海外华人屡遭打压排挤。

许多人被迫放弃祖传姓名,抛弃文化习俗,甚至不再使用母语。

经过几十年的洗脑与同化,不少后裔虽流着华人的血,却已记不清自己从何处来,只模糊知道有点华人血脉罢了。

以吕宋国为例,建国之初一千多万人口中有四百万华人,可到了八十年代,全国人口暴涨至六千万,华人数量却停滞不前,依旧维持在四百万左右。

固然当地人生育率高是一方面原因,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,大量混有华人血统者被强制切断了身份认同。

整个东南亚地区,表面登记的华人仅四千余万,可若论实际拥有华人血缘的人口,恐怕两亿都不止。

倘若能把这群人重新凝聚起来,那将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。

单是这些东南亚华人所掌握的资本总量,就足以撑起一座世界顶级的繁华都市。

沈少秋的目标,就是扭转这一局面,让港岛重回应有的轨道。

而在这一进程中,他本人也将自然而然地成为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核心人物,执掌海外华人群体的话语权,跻身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行列。

“年纪轻轻,竟能看得这么远,实属难得。”

前辈含笑点头,随即转头看向旁边的洪晓卫,“晓卫,以后在港岛,要多跟少秋走动走动。”

“是。”

……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