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封赏之争(2 / 3)

加入书签

王裂土,以酬其功!

可晋封为‘秦王’,赐九锡,以示恩宠!”

秦王,乃诸王之,地位尊崇;九锡,乃人臣所能享受的最高礼遇,近乎篡逆前兆。

此言一出,满殿皆惊!

不少官员倒吸一口凉气。

太子站在班列之,脸色瞬间铁青,拳头在袖中死死握住。

“荒谬!”

立刻有太子一党的官员跳出来反驳,

“雍王殿下虽功高,然年纪尚轻,心智……嗯,纯善!

岂可骤封秦王,赐九锡?此非爱人,实乃害之!

更与我朝祖制不符!

臣以为,当封‘冠军侯’,赏食邑万户,金银帛缎无数,以示荣宠即可!”

冠军侯,虽是美誉,但终究是侯爵,低于王爵,且是荣誉性称号,无实权。

“冠军侯?万户侯?”

另一位以刚直着称的武将瓮声瓮气地开口,语气带着不满,

“雍王殿下踏破王庭,功在社稷,岂是区区侯爵与万户食邑所能酬谢?岂不让天下将士寒心?末将以为,当加封‘天策上将’,总领北疆军事,以御外侮!”

天策上将,乃是战时最高军事统帅,权柄极重,可开府建制,自置僚属。

“不可!”

“万万不可!”

文官集团立刻炸了锅。

“天策上将,权倾朝野,非人臣所宜居!”

“雍王殿下年少,岂可担此重任?况且北疆已平,要此虚职何用?”

“此议绝不可行!”

朝堂之上,顿时吵成了一锅粥。

有主张厚赏财帛奴婢,不予实权的。

有主张晋封高位虚爵,荣养起来的。

还有太子党的认为授予部分兵权,让其镇守边关的。

甚至还有几个“不懂事”

的言官,引经据典,暗示陛下应考虑“易储”

之事,认为雍王殿下虽心智有缺,但天命所归,功盖当世……

这话一出,简直是在油锅里泼水!

太子党人纷纷怒斥其居心叵测,诅咒誓太子仁德,并无过失。

保皇派和中立派则或沉默,或和稀泥。

龙椅上的皇帝,面无表情地看着底下如同菜市场般争吵的臣子们,心中那股烦躁和忧虑却越来越盛。

他听出来了,这些争论的背后,是各方势力的博弈,是对他这个皇帝态度的试探,更是对未来的押注!

厚赏,怕其势大难制。

薄赏,恐寒了天下人之心,也显得自己这个皇帝刻薄寡恩。

给实权,危险。

不给实权,又该如何安置这个立下滔天之功的儿子?

功高难赏!

真正的功高难赏!

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争得面红耳赤的群臣,最终,落在了一直垂不语、仿佛事不关己的林如海身上。

“林爱卿。”

皇帝开口,声音不高,却瞬间让整个大殿安静了下来。

所有人都看向林如海,想知道这个雍王在扬州时的“搭档”

,如今的红人,会说出什么话来。

林如海心中苦笑,知道躲不过。

他出列躬身,谨慎地开口道

“回陛下,雍王殿下立此奇功,实乃陛下教导有方,上天庇佑,将士用命之结果。

如何封赏,乃陛下圣心独断之事。

臣以为,陛下无论作何决定,必是出于对殿下的爱护,对江山社稷的考量。”

一番话,滴水不漏,把皮球又踢了回去。

皇帝深深地看了林如海一眼,不置可否。

他重新看向众臣,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不容置疑的威严:

“众卿所言,朕已知晓。

雍王之功,旷古烁今,朕心甚喜。

然封赏之事,关乎国体,不可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