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文明之火加演化(1 / 3)
黑石部落带来的,远不止是劳力和信息。
那一缕缕自河谷升起的炊烟,那夜晚跳动的篝火,那孩童咿呀学语的诵读声,那工匠敲打修补的叮当声……这些看似微末的“人间烟火气”
,却仿佛一种奇特的催化剂,悄然渗入地脉,汇入太初的本源意识之中。
太初乃息壤化形,秉大地造化而生,本就蕴含“生”
之真意。
然其先前成长,多靠吞噬灵脉、点化精怪、感悟法则,走的乃是“天地自然”
之路,磅礴有余,却失之精巧繁复。
人族的入驻,如同在他浩瀚却略显单调的“自然画卷”
上,增添了无数细腻而鲜活的笔触。
这些笔触,是那老药农对一株凝露草病害原因的精准判断,是那老木匠榫卯结构的巧妙运用,是那猎户通过野兽足迹推断出的丰富信息,甚至是部落妇人们腌制肉干、编织草席时积累的琐碎经验……这些基于长期生存实践产生的“知识”
与“创意”
,虽平凡,却蕴含着另一种形式的“造化”
智慧,是生灵与自然互动中产生的文明火花。
这些火花,通过契约石的联系,通过人族虔诚祭拜产生的愿力,丝丝缕缕,汇入太初意识海。
起初,太初并未在意。
直至某日,他尝试以演化权能优化一种低阶“避瘴符”
的绘制方式(为准备探索黑沼泽),推演数次,进展缓慢。
恰在此时,他神识扫过河谷,看到阿土正用软金石练习勾勒符文,旁边一个部落小女孩好奇地看着,忽然拿起一根树枝,在地上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、类似鸟巢般的圆圈,稚声道:“阿土哥,为什么符文不能像鸟窝这样,一圈圈绕起来呢?那样不是更结实吗?”
阿土失笑:“小丫,符文不是这么…”
话未说完,地脉深处的太初却猛地一震!
那孩童无心的稚语,结合他之前吸收的那些人族工匠关于结构、编织的零星知识碎片,如同一点火星,瞬间点燃了灵感的柴堆!
“一圈圈绕起来…更结实…结构…”
意识海中,那原本平铺直叙的符文线条骤然开始扭曲、盘旋、交错,以一种更为复杂却稳定的方式重新组合!
推演度陡然加快,无数新的可能性涌现!
片刻之后,一枚结构精巧、线条如藤蔓般螺旋缠绕的新型“避瘴符”
虚影在意识海中凝成!
其效果比旧版提升了近三成,而灵力消耗反而降低了一成!
太初愕然。
他再次尝试,此次目标是优化石精的“重岳盾”
。
他回想起老木匠加固屋梁时提到的“三角支撑最稳”
,回想起人族盾牌内部的皮革缓冲带设计…意识海中,重岳盾的内部结构开始自动调整,增加了几处不起眼的灵力支撑点,盾面弧度也微调至更能偏斜攻击的角度。
推演结果显示,新结构在同等灵力消耗下,防御力提升近两成!
“原来如此…原来如此!”
太初心中涌起明悟,“人族的文明积累,这些看似普通的经验与创意,竟能极大补全我演化权能中缺失的‘巧思’与‘细节’!”
他的演化能力,基于对物质本源和法则的理解,擅长宏观的、基于大道规则的变化。
而人族的智慧,则长于微观的、基于实践经验的优化与组合。
二者结合,竟产生了“一加一远大于二”
的效果!
从此,太初有意识地将神识更多地覆盖河谷,不再是单纯的监控,而是如同海绵吸水般,悄然吸收着人族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无数知识碎片与思维火花。
铁匠捶打铁器时对火候的把握,妇人调配染料时对颜色的混合,甚至孩童玩闹时堆砌沙堡的奇特造型……这一切,都成了他演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