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7章 遗落之痕洞穴中的文明残响(1 / 2)

加入书签

风吼裂谷得名于其内终年不息、如同哀嚎般的风声。

楚月小队在距离目标地点五公里外的一处背风崖壁下降落。

即使是经过星耀技术改良的侦察舰,在如此近的距离也可能被未知的传感器捕捉到。

“检查装备,光学迷彩全功率开启,通讯转为骨传导微震模式。”

楚月的声音通过小队战术网络,直接传入每位队员的耳膜。

她打了个复杂的手势,两名专精潜行与环境伪装的队员如同融化在阴影中,率先向洞穴入口摸去。

小队成员如同鬼魅般在嶙峋的怪石与呼啸的狂风中穿行,脚步声被风声完美掩盖。

洞穴入口隐藏在几块崩塌的巨岩后方,狭小且不起眼,若非勘探队的事先标记,极难现。

“入口安全,无近期生物活动痕迹,无能量陷阱。

可以进入。”

先行队员的报告传来。

楚月率先弯腰钻入洞穴,一股混合着远古尘埃、金属锈蚀和某种类似臭氧的奇特气味扑面而来。

洞内温度明显低于外界,空气干燥凝滞。

战术头盔上的照明灯射出微弱但足够清晰的光束,扫过岩壁。

开凿痕迹粗犷而高效,没有任何装饰性花纹,每一道刻痕都仿佛经过最优化计算,以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效果。

这与岩隐族那种与岩石脉络融为一体的自然雕琢风格截然不同,充满了冰冷的工具感。

“队长,看这里。”

一名队员指向一侧岩壁。

那里刻着几个模糊的符号,线条硬朗,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,像一个被锁链缠绕的齿轮,又像一个被钉在十字坐标上的星体。

“记录。”

楚月下令。

随行的技术兵立刻使用高精度扫描仪进行全方位记录,数据实时传回后方。

他们继续深入,洞穴通道向下延伸,坡度平缓但持续。

沿途散落的金属碎片越来越多,技术兵小心地收集了几块最具代表性的样本。

沐雪虽然未亲至,但楚月携带的灵能记录仪持续工作着,捕捉着空气中残留的每一丝异常波动。

终于,通道尽头是一个较为开阔的洞窟,约有半个篮球场大小。

洞窟中央,那个半埋在地下的圆形平台显得格外突兀。

平台由一种暗灰色的非金属材料构成,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,但边缘处裸露的部分依然光滑如镜,反射着战术灯的光芒。

数根手臂粗细的能量导管从平台边缘延伸出来,但大多已经断裂,断口处呈现出高温熔解的痕迹。

“能源核心已完全枯竭,结构完整性保留度约37……”

技术兵一边扫描一边汇报,“平台表面检测到多种未知元素合金,结构密度极高。

这些导管……内部回路极其复杂,远我们目前的工艺水平。”

楚月走近平台,蹲下身,用手套拂开一处的积尘。

下面露出了更为复杂的蚀刻纹路,以及那块相对完好的金属板。

上面蚀刻的“束缚星辰”

符号更加清晰,周围环绕着一圈圈细密的、如同电路图般的纹路。

就在这时,沐雪的分析结果通过加密通道传来,带着明显的惊愕:“楚月,符号初步解析完成……这确实不属于任何已知主流文明体系。

其底层逻辑蕴含极强的‘绝对秩序’理念,排斥一切混沌与感性变量。

与远古数据库中‘械灵族’的残留信息匹配度提升至24!

这个种族在星耀文明的记载中,是偏执的‘宇宙图书记录者’,他们认为情感与随机性是缺陷,致力于将一切可知转化为冰冷的数据永久保存……如果他们真的还存在,并且来到了这里……”

仿佛是为了验证沐雪的推测,那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圆形平台,核心处一块不起眼的、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