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奔跑吧(1 / 3)
第二天,林阳提前半小时到了电视台,手里紧紧攥着打印好的《奔跑吧》策划书。
纸张边缘被指尖捏得微微发皱,昨晚在酒店熬夜修改的细节还清晰地印在纸上——
从嘉宾人选的备选名单到每个城市任务的文化融入方案,他反复核对了三遍,确保没有遗漏任何关键信息。
办公区里已经有了零星的脚步声,实习生小张正端着咖啡往工位走,看到林阳便笑着打招呼:“林哥,今天这么早?听说你提前转正啦,恭喜啊!”
林阳笑着点头回应,脚步却没停,径直走向秦岚的办公室。
他深吸一口气,轻轻敲了敲门,里面传来秦岚清脆的声音:“进。”
推开门,秦岚正坐在办公桌后整理文件,见林阳进来,便随手将文件摞好,指了指对面的椅子:“坐吧,策划书带来了?”
“带来了,秦主编。”林阳将策划书递过去,指尖还带着一丝紧张的凉意。
秦岚接过策划书,随意地翻了两页,起初脸上还带着几分漫不经心——在她看来,林阳就算有想法,也大概率只是个粗糙的框架,后续还需要团队反复打磨。
她甚至已经在心里列好了几个“挑错方向”:嘉宾人选是否贴合市场需求、环节设计是否有计划性、文化宣传的切入点是否够自然。
可随着目光在纸上停留的时间变长,秦岚的眉头渐渐舒展开,原本随意搭在桌沿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,身体也微微前倾。
当看到“嘉宾模式:七位固定嘉宾+N位飞行嘉宾”的板块时,她忍不住“咦”了一声,指尖在“搞笑担当:推荐喜剧演员陈默,近年凭借多部爆火网剧积累国民度等。
“你连备选人选的适配性都分析好了?”秦岚抬头看向林阳,眼神里已经没了最初的随意,多了几分认真。
林阳坐在对面,心里稍微松了口气:“我查了近三年的综艺数据,这几位嘉宾的受众群体和《奔跑吧》的定位比较契合,而且他们之前都有过户外录制的经验,不容易出状况。”
秦岚没再说话,继续往下翻。
当翻到“节目环节”部分时,她的呼吸明显顿了一下。
策划书里不仅详细写了四个环节的流程,还标注了每个环节的时长分配和风险预案——
比如“城市寻宝”环节,特意提到“选择步行街作为拍摄地时,需提前和城管沟通,设置临时隔离带,避免观众拥挤”;
“撕名牌”环节则备注了“为嘉宾准备防撞护具,禁止在台阶、电梯口等危险区域进行对抗”。
更让她惊喜的是“地域文化融合”板块。
林阳在策划书里写了五期备选城市,每一期都设计了专属任务:古城站围绕“兵马俑文化”,让嘉宾扮演“文物守护者”,通过解谜找到“被盗的兵马俑模型”;
杭城站则结合“西湖传说”,设置“断桥寻缘”任务,嘉宾需要根据诗句线索找到隐藏在西湖景点里的搭档。
甚至连任务道具都有具体设想,比如古城站的“线索卡”设计成竹简样式,杭城站的“奖励”是西湖龙井茶礼盒。
“这不仅是完整,简直是细致到能直接落地了。”秦岚放下策划书,双手撑在桌上,目光灼灼地看着林阳,语气里满是惊叹,
“我原本以为你只是写个框架,没想到连宣传亮点都想好了——‘边看综艺边游中国’,这个点能吸引不少家庭观众。”
林阳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,下意识地摸了摸耳朵:“我就是觉得,综艺不只是让人笑,要是能顺便传递点文化知识,会更有意义。”
秦岚盯着林阳看了足足有半分钟,眼神越来越亮,那目光热得让林阳心里直发毛——
他甚至忍不住在心里嘀咕:“秦主编这眼神怎么回事?不会是我哪里没考虑到,让她不满意了吧?”
就在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