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新综艺的策划(3 / 3)

加入书签

笑了笑,才拿着文件转身离开办公室。

走出办公区后,林阳的心情依旧很激动。

他直接回了酒店——他担心办公室的环境不够安静,影响整理思路。

进了酒店房间,林阳把背包往沙上一扔,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笔记本电脑。

他先是打开自己大学时的文件夹,找到那个名为“户外综艺框架”

的文档,里面记录着他当时的想法:

以“奔跑”

为核心,邀请七位不同风格的固定嘉宾,加上飞行嘉宾,共同进行户外竞技比赛,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获得奖励。

看着文档里的内容,林阳的思路越来越清晰。

他开始在键盘上快敲击,将原来的框架一点点完善。

先是节目的名字,他想了很久,最终确定为《奔跑吧》——简单直接,又能体现节目“户外奔跑、竞技互动”

的核心,还容易让观众记住。

接下来是节目定位,他在文档里写道:“《奔跑吧》定位为‘户外竞技互动真人秀’,以‘快乐奔跑、团结协作’为主题,邀请不同领域的嘉宾,通过一系列轻松有趣的任务,展现嘉宾的真实性格和团队协作能力,同时融入各地的地域文化,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不同城市的魅力。”

然后是嘉宾阵容的设计。

林阳考虑到节目需要不同的性格碰撞,便设计了“七位固定嘉宾+n位飞行嘉宾”

的模式。

固定嘉宾里,需要有“搞笑担当”

,负责活跃气氛;

有“力量担当”

,在竞技任务中带领队伍前进;

有“智慧担当”

,擅长破解任务中的难题;

有“颜值担当”

,吸引年轻观众;

有“综艺新人”

,带来新鲜感。

飞行嘉宾则根据每一期的主题邀请,比如演员、歌手、运动员等,增加节目的多样性。

节目流程方面,林阳将每一期分为“开场集结”

“任务挑战”

“最终对决”

“结尾总结”

四个环节。

开场集结环节,嘉宾们在指定地点集合,主持人介绍本期主题和嘉宾,公布任务规则;

任务挑战环节设置三个不同的任务,比如“城市寻宝”

“趣味运动会”

“密室解谜”

,每个任务都有不同的奖励和惩罚,奖励可以是“豁免权”

“道具卡”

,惩罚则是“下一轮任务优先接受挑战”

“穿着搞怪服装完成任务”

等,增加节目的趣味性;

最终对决环节,两队通过“撕名牌”

“接力赛”

等经典竞技方式一决胜负;

结尾总结环节,嘉宾们分享本期的感受,同时预告下一期的主题。

除了这些核心内容,林阳还考虑到了细节问题。

比如拍摄地点的选择,他建议每期选择不同的城市,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设计任务,比如在古城拍摄时,可以围绕“兵马俑文化”

设计“文物保护”

相关的任务;

在杭城拍摄时,可以结合“西湖美景”

设计“游船竞”

任务。

再比如节目中的道具,他设计了“复活卡”

“换队卡”

“线索卡”

等,增加任务的不确定性,让节目更有看点。

不知不觉间,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酒店房间里只听得见键盘敲击的声音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