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8章 第二个级工程(3 / 4)
调工程正式开工,从东线江苏段工程开始!
第二条线路,中线工程。
以在公元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水库为,引汉江之水,穿越华北平原西部,太行山脉之脚,至京城和天津为止,总长度约为1432公里。
其中海拔高度15o左右,终点海拔5o米左右,落差极小,但却几乎可以实现全程自流。
同时,为了保障水源的清洁度,整个线路穿山过河,或架天渠,或开暗河渠道,并不与沿途河流相交。
其设计沿着太行山脉山脚向北,又可以实现沿路取水口自流向东,无需额外的抽水机械!
公元2oo3年,中线工程正式动工,2oo5年,丹江口大坝开始全面加高坝体工程,中线工程全面动工!
公元2o13年,历时13年的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,2o22年,东线工程其他附属68个工程全部完工,东线工程全面转入运行维护阶段。
公元2o14年,历时11年的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,2o22年,同日,中线工程87个附属工程全部完工,中线工程进入全面运行阶段。
时至今日,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工程已经惠及北方百姓185亿人,有力的缓解了北方缺水的局面,抑制了北方城市地下水开采过度的情况,成为许多北方北方城市的主力水源,极大的促进了北方的经济民生的展。
】
“好家伙,厉害,当真厉害,科学的力量,当真是如此强大!
怪不得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!”
明成祖朱棣看着天幕上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水渠,无数的大型机械工作的场面,以及水渠正式通水,那滚滚江水涛涛向北的样子,心情无比的激动。
他也想要搞这样的工程!
只不过,这个念头他也就是想一想而已,因为大明的科技支撑不了这样的工程。
“啊,这工程,简直,这河道,当真好宽!
朕现在展科技还来得及吗?”
隋炀帝杨广看着那浩浩荡荡的运河,不由得叹了一口气。
在他的下面,群臣都是低下了头。
来得及?来得及个嘚啊,就在天幕出现之前,他们就已经被堵在江东回不去了,要不是天幕出现,让隋炀帝提前砍了宇文化及,说不定现在杨广已经咯噔了。
更何况,现在天下英豪都去投靠了李世民,他隋炀帝就是再想改变,那些个诸侯军阀也不会放过了他了。
毕竟,反都已经造到这个程度了,没有停下来的道理。
隋文帝时空,杨坚看到杨广的画面,气得骂道:“早干嘛去了,现在还说个嘚啊!
那些反贼不都已经起兵了吗?混账东西。”
元朝,元顺帝时空,元顺帝道:“这隋炀帝就知道往自己脸上贴金,眼睛是瞎的吗?不会看地图?这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分明就是以我大元的大运河为基础的,你那什么河道早就干了!
这功劳,应该是我大元最大!”
“混账,你个废物蛮夷之君,有什么资格说朕!”
杨广看到元顺帝的画面之后,当即就气炸了。
霎时间,几个元朝时空的皇帝,纷纷出言开始骂起了隋炀帝!
其他时空的观众们不由得又被这骂战吸引,纷纷开始吃瓜!
【至于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,目前还没有开工。
目前主要计划是在长江上游的通天河,雅砻江,大渡河等地方修筑水坝,然后凿穿巴颜喀拉山,引长江之水进入黄河上游,以补充黄河上游的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山西等地区水资源,以及关中平原,甚至河西走廊等地。
不过,目前这个计划尚处在论证过程中,预计正式通过设计计划,还需要再等几年。
截止目前,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过5ooo亿,无论是工程量还是影响力,南水北调工程都是世界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