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4章 起义失败(3 / 4)

加入书签

/p>

丁瑄带领大军进驻延平,义军暂时撤围退去。

而后丁瑄让同知邓洪前去追剿义军,结果被打得全军覆没。

于是,丁瑄又改用招抚的办法,对义军说,只要解散队伍,都可以免死。

邓茂七对使者说:“我怕死?”

然后将使者给砍了。

而后,明军又出动四千人前来征讨,结果被义军埋伏,差点又杀个全军覆没。

连着两次胜利之后,义军再次出动,包围了延平城,明军龟缩在城内,不敢出战。

于是,丁瑄派遣监军右佥都御史(正四品)张楷去南京等地弄来了八千官军和蒙古骑兵南下支援。

邓茂七得知消息,赶忙派人联系叶宗留,商议联合对抗官军。

于是,叶宗留带领他的义军队伍,堵住了张楷进入福建的道路,并且打死了先锋陈诏。

张楷不敢再前进,一直拖了两个月,因为害怕朝廷找他麻烦,这才再次鼓起勇气命两千明军进攻铅山黄柏铺。

这一次,叶宗留的运气不太好,在战斗中被乱箭射中,战死。

义军退回山里,然后推举叶希八为领,带领大家继续同官军抗争。

叶希八分四百人前往延平加入邓茂七队伍,同时自己带领剩下的队伍,在车盘岭一带继续阻击明军。

然后,叶希八在这里打死了副总兵陈荣等好几个明军高等级将领。

有了叶希八截断了明朝援军,邓茂七一面继续围困延平,一面派出两路大军,分别攻打泉州和上杭。

沿途连下二十多县,官军不能挡。

义军声威大震,很快就展到了十多万人的规模。

之所以明军看起来如此的拉胯,其中除了是承平日久,吏治腐败,导致军队也腐败,战斗力下降之外。

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因为从正统四年,1439年,云南麓川宣慰司的思任、思机两父子叛乱,接连和明朝打了四次。

史称四征麓川!

这1448年,正好是四征麓川里的最后一征。

虽然四次征讨,明军多是胜利,并且最终打得思任败逃缅甸宣慰司被抓,送到京城处死,思机被打得战场上失踪,隔了两年被缅甸宣慰司抓获,送到京城砍了。

但明军始终无法彻底消灭麓川叛军,并且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和前后数十万兵力的调动,最后只能和麓川叛军再次拥立的思禄进行和谈。

和谈条件是思禄家族继续担任土司,管理周边的其他民族,明廷在金沙江立下石碑,曰:“海枯石烂,尔方得渡!”

思禄也是被打怕了,只能连连答应。

这将近十年的麓川之战,拖住了明朝大量的军队,导致北边的瓦剌趁机展起来了,并且没多久就爆了土木堡之变。

这个在一些阴谋论患者嘴里,我坐在深宫里皇位上,手下的人打赢了麓川之战,那我肯定也会带兵打仗的,明朝英明的,英雄的,英武的宗--朱祁镇也被俘虏,当了留学生。

同样,叶宗留、邓茂七的起义之所以能持续很长时间,也跟这个麓川之战有很大关系。

“呵呵,你不是嘲笑我大清吗?明国的麓川之战打得还不是这样的垃圾!

你怎么就不说了,你这分明就是偏袒!”

清朝,乾隆皇帝十分不服气的说道。

然而,他这一抱怨,立马就上了天幕。

同一个时空,汉王刘邦哈哈大笑道:“少见啊,少见啊,这乾隆不是一向自大吗?这回终于承认自己是个垃圾废物了?”

“哈哈哈”

天幕上,出现了很多人大笑的场景。

乾隆看到后,瞬间愣住了,这才现自己刚刚说的话,好像说错了点什么。

不过,虽然很多时空的观众都在大笑。

但明朝的皇帝们,那是真的笑不出来。

朱元璋:“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