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4章 谁毁了郑和档案(4 / 4)

加入书签

征安南档案的事情,结果被延伸,移花接木,整出了那些说法。

最大的证据,自然是崇祯时期成书的《武备志》里的郑和航海图。

就我而言,我反倒觉得是清朝干的概率更大,毕竟大面积销毁明朝档案的事情,这事是人尽皆知,根本不用怀疑真假的。

毕竟,如果按照阴谋论的逻辑来说,刘大夏销毁档案的动力远没有清朝那么大啊。

明朝搞海禁主要是为了防倭寇和海盗,并不想搞封锁愚民。

按在现在的学者分析,郑和下西洋是赚钱的,只不过是没有分配好,只让皇帝赚了,所以大臣们反对。

但如果是能改一下制度,改一下分配,能够有人想出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出来,那这个生意大有搞头。

按照另一个说法,所谓的文官集团因为要自己走私,所以坚决反对。

但不管怎么说,这都只是利益分配的问题。

自己走私,赚得多一些,但是要是被朝廷当了吓猴的鸡,那也有完犊子的风险不是吗,如果能跟着朝廷一起光明正大的干,都能有钱赚,即使少一点,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。

反观清朝,那就不是赚钱的事情了,而是要闭关锁国,封锁愚民的事情了。

所以,要是让人知道下西洋其实很赚钱,会不会就有很多人想去搞呢?

就像前面提到的三宝胡同在清朝被改名为三不老胡同的事情。

有说是因为它也叫三宝老爹胡同,喊着喊着就喊瓢了,就变成了三不老胡同。

但也有说是康熙改的名字。

如果是后者,那可以想象,满清的皇帝都应激到什么程度了。

当然,这种应激的程度,也一点不稀奇,毕竟在清朝,一句“清风不识字,何故乱翻书”

都能给人拉去砍了头。

当然,我不喜欢搞阴谋论,这也就是我的一点随意的想法,并不代表什么,没有证据支撑的事情,不能乱讲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