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3章 下西洋是亏了还是赚了呢(3 / 4)

加入书签

郑和七下西洋,除了宣扬国威,更重要的是做生意,不仅不是劳民伤财,反而是大赚特赚。

因为在当时的海外那些地方,虽然文明程度和大明相差有点大,很多东西都制造不出来,就比如瓷器,但是海外也有大明没有的特产啊,原材料这些。

这些在当地不值钱,但是拿到大明就值钱了,就像瓷器在大明很普通,但是到了海外一样值钱,这就是商业流通的核心道理之一,互通有无。

就像在过去的西方,也是一样,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,在路上碰到个人,想知道他有钱没钱,只需要闻一下味道就知道了。

要是对方身上有胡椒味,那就是----有钱!

而后来的大明,为什么不继续搞这事了?

一些比较偏向阴谋论的人呢,认为这是严重影响了士绅团体的利益,因为郑和船队在海上航行着,那些走私团队就不敢出海,就没法赚钱了!

所以就像朱见深想要重启下西洋行动,却遭到了满朝的反对。

但是,这个说法怎么说呢,我不知道怎么样反驳,但就是觉得有些过于偏向阴谋论了。

我感觉比较公正的解释呢,确实跟朱棣的政策有一定的关系,是他的行为,导致了后来这事遭到了满朝大臣的反对。

“朕的行为?朕的什么行为?”

朱棣有些懵。

“什么行为呢?朕看就是那些官员想自己走私,所以才反对!”

汉高祖刘邦说道。

【一些学者认为,明朝初年的国家公共财政和皇家私人钱包都是由内库负责的,皇帝的话语权很非常大,户部的话语权小。

赚来的钱都被朱棣直接拿去搞自己的事业了,比如五征漠北之类的,根本就没留给户部几个子。

当然,还有学者认为,下西洋带回来的金银珠宝玉石等东西,主要被用来作为平时对官员的赏赐,而不是拿出去流通换成钱。

因此,没有流通,就没有价值,自然看上去就亏了。

特别是有一件事,朱棣搞得很奇葩。

说是当时内库里面堆满了各种香料,堆成了山,用不完啊,根本用不完!

于是朱棣用香料折抵俸禄给了官员。

本来,这些东西倒也是值钱的货,换钱倒也容易,但是大量的香料涌入市场,必然会造成价格降低。

这么一来,官员们不仅要花时间去兑换,而且价格还降低了,谁愿意这样干啊。

“啊?这”

明成祖朱棣看了看群臣,群臣也看了看朱棣。

朱棣的表情有些尴尬了。

“原来如此,朕看,估计就是因为后者吧,这样确实要不得。”

汉高祖刘邦说道。

群臣都无语了,这不刚刚还说这些官员想走私吗?

“这么挣钱的吗?那我们大宋也可以搞啊。”

宋哲宗目光湛湛!

“你看看你们,你们也太自私了,明明是能大赚特赚的,你们就为了那么点俸禄,就反对反对的,就算是进了内库,那又怎么了?还不是要用在大明的展上,国库内库,有必要区分得那么开吗?朕看你们就是想要自己走私!

想要把朕该赚的钱变成你们兜里的钱!

那是朕的钱!”

嘉靖帝阴着个脸,朝着群臣说道。

群臣都低下了头,没人说话,不过很多人心里面确实无语至极。

说成祖是用在大明展身上了,那没问题!

可你嘉靖?要是有那么多钱,指不定要修多少道宫,又给自己再加上个什么什么真人上仙天尊的尊号呢。

洪武时空,朱元璋沉着脸对燕王朱棣道:“老四,你就是这么搞的吗?你这也太短视了,你就是把钱放进国库,那些大臣应该就不会反对了。

到时候再从国库里拿来做军费,还不是一样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