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6章 乱七八糟的哦(3 / 4)
】
“这哎”
蜀汉,后主时空,朝堂上,所有人都看向了费祎。
诸葛亮道:“文伟啊,这是个教训,你得要记住了,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啊。”
费祎只能赶忙低头抱拳。
蜀汉,昭烈帝时空,昭烈帝刘备道:“这张嶷是个人才啊,回去了,就去找他。”
【同年三月,吴国那边,大将军、席顾命大臣诸葛恪见自己小胜了魏国几次之后,就执意动2o万大军进攻魏国,并同时派使者邀请姜维一同出兵。
姜维立马答应,兵数万,进攻南安、狄道等地方,但最终因为粮草不足和魏军援军抵达,这一次,又是无功而返。
这里,不得不又提起这个张嶷了。
他看到诸葛恪的这些行为,于是便写信给身为侍中的诸葛瞻,也就是诸葛亮的儿子。
张嶷说:瞻啊,劝劝你的堂兄诸葛恪吧,收手吧,吴国新帝刚登基,他作为顾命大臣,不宜离皇帝太远,不然会大祸临头的。
结果,就在这一年,诸葛恪在新城兵败之后,回去就被另一个顾命大臣孙峻联合皇帝孙亮给杀了,并且还夷其三族。
不得不说,都是诸葛家的人,但不同的人教出来的结果还真是不一样。
诸葛瞻虽然能力不怎么样,但是忠诚度没问题。
而诸葛恪,则是被打上了一个东吴权臣的标签!
】
“这”
吴大帝孙权皱起了眉头,权臣?
【254年,姜维被加督中外军事。
256年,姜维升大将军。
此时的姜维,没有了费祎的制约,姜维终于是可以放开手脚进行北伐了。
但是,还是那个老问题,蜀汉北伐一直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,总是和魏国在那里来来回回的拉扯,互有胜负。
这使得蜀汉的国力民生被快的消耗着。
同时,因为姜维常年领兵在外,所以真实的权力其实不如在他之下的陈祗。
这个时候,蜀汉内部反对北伐的声音越来越多了。
257年,魏国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(诸葛亮族弟)起兵反抗司马昭,只不过在第二年就被平定,诸葛诞也被夷三族。
这就是淮南三叛之中的最后一叛。
这次事件过后,代表着魏国内部支持曹魏的最后的一股力量被消灭了。
在诸葛诞起兵的同时,姜维也在配合出兵,只是西线这边的邓艾等人来个闭门不战,硬拖。
姜维对此也没有办法。
与此同时,蜀汉内部却出现了一件大事,那便是有着“蜀中孔子”
之称的谯周,因为在朝堂上和陈祗就北伐的事情争论,当时谯周没有争赢,于是越想越气,回去就写了一篇名为《仇国论》的文章。
这在蜀汉内部引起了巨大的轰动。
有人说,谯周这是一言亡了蜀国!
但也有人说,姜维北伐的确是不仅徒劳无功,还虚耗国力,继续打下去,蜀汉一样得崩溃。
不过,在历代的正统的儒家学者眼里,谯周的名声的确是不太好,认为他的《仇国论》就是在给投降主义摇旗呐喊。
那么,这个仇国论,到底写了个啥呢?
在这篇文章里面,谯周虚构了两个国家,因余(代表蜀汉),肇建(代表魏国),两个国家是世仇、
同时,里面还虚构了两个人物一个叫做高贤卿(代表蜀汉内部的北伐派),伏愚子(就他自己这样的)
光是这几个名字,就能看出来浓浓的嘲讽的意思了。
在文章中,高贤卿问伏愚子:“像我们这个小国,应该怎么样才能战胜大国呢?”
伏愚子说:“大国没有忧患,长期下去必然腐烂,到时候就得乱,而小国忧虑很多,反而能治理好。
所以应该学周文王、勾践那样,闷头展民生,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