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一七章 正式停火 寒鸦送礼(2 / 3)
关外,并在东北深耕情报网络五六年。
若非沙俄那边从北满的局势中,渐渐感觉到了中情局的厉害,主动向杨猛递出橄榄枝,恐怕至今都没有人知道,东北局竟然还藏了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。
五六年的时间,足以让一个外乡人彻底融入东北。
而寒鸦不仅融入了东北,更是通过源源不断来到东北的学弟们,铺设下了这么一张巨大而又隐蔽的网络……
这个网络除了可以收集大量情报以外,还不断策划着各种的地下活动,久而久之,东北的各方势力,也都确定其背后就是中情局,并从这个网络的活动范围,看出其已隐隐有覆盖整个东北,包括内蒙古和外蒙古的趋势。
甚至于眼前这个人,究竟是不是寒鸦本人,张作霖与杨宇霆乃至众将领其实都不敢确定。
若非张作霖当着渔父的面,正式邀请中情局来奉天开设分局,并请上艺学院的教官,来奉天军官学校任职,这才得到了杨猛的全力支持,并亲自给东北分局去密电,恐怕他们连眼前这个‘寒鸦’都见不到。
不过,张作霖并不在意这些。
他与寒鸦虽素未谋面,但这几年他在奉天能混的如鱼得水,并在一次次的吞并中快壮大,其中有一小半的功劳,是来自于这个寒鸦给他的情报。
比起此人这几年经营的情报网络,奉军自己的情报处,基本就属于幼儿班。
有杨猛这根定海神针,张作霖相信,只要自己不做一些违背杨猛原则的事情,对方必然会一如既往,支持或者说是‘投资’自己。
从郝恩光早早加入奉军开始,张作霖便知道了杨猛的存在,可直至北京之行,他都没能跟杨猛正式见上一面。
不过从郝恩光的身上,张作霖已清楚的看出,此人虽然神秘,行事果断、狠辣,但对他张作霖和许兰州,目前都保持着友善甚至是扶持的态度。
张作霖相信,凭借自己手上的奉军集团,以及如今对整个关外局势的影响力,双方的关系必将愈亲近,只要他不触碰杨猛的底线。
北京一行,张作霖依照杨猛的计策,不仅通过了袁世凯的考验,又让得到军衔和职务的晋升,确立了奉天都督一把手的位置,也让张作霖的心里,愈肯定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……
“诸位都是身经百战,亦是奉军高层,关系到整个东北未来的局势,我来奉天之前,校长曾经叮嘱过我,只要张都督不彻底倒向小日本或俄国人,中情局就是您一直的后盾!”
寒鸦一张口,声音有些沙哑,但其言语中的态度,却代表了杨猛给张作霖划下的红线。
“中情局的行事风格和底线,张某一直都知道,虽然我在日俄之间左右逢源,但涉及到国家和民族利益,张某必然不会犯错,只要实力允许,未来将这些蛮夷驱逐出东北,也不是没有可能!”
这些年,张作霖通过郝恩光,对中情局的了解,远在其他地方军阀之上,知道这个民国最强‘锦衣卫’,不仅对各地情报了如指掌,同时对各地的反洋、杀洋行动,一直呈支持和褒奖的态度。
这让一向在日俄间左右逢源的张作霖有些汗颜,但同时却也让他降低了对中情局的戒心。
在如今的民国,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军阀,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。
也没有任何军阀,会如中情局这般不智,几乎选择了与所有列强为敌的态度。
但杨猛此次江苏之行,以及在谈判期间对列强租界的武力威胁,偏偏就将他仇视鬼佬的态度,表达的淋漓尽致,甚至丝毫不怕列强联手对他进行绞杀。
如此一来,无论南北高层,都清楚杨猛这个态度,并非是简单的政治作秀,而是从骨子里就散出来的大民族主义,甚至不惜鱼死网破,也要将‘犯我强汉者,虽远必诛’这句话奉为圭臬。
否则,凭他个人的恐怖武力,和在武林中如日中天的威望,列强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主动撩拨甚至是刺杀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