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收粮点(4 / 5)

加入书签

、猪肉、甚至是山里的野味,我们都收,一定要拓宽思路,想想办法,看看怎样才能让店里的生意好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哥,我就差给他们跪下了,我每天站门口不停的吆喝,嗓子都冒烟了,愣是没人卖粮食。”

    杨安邦急的抓耳挠腮。

    “你站门口吆喝了?”

    杨军大吃一惊,问道。

    “饿,我们三个轮流吆喝呢。”

    杨军翻了翻白眼,气得想抽他。

    现在查得这么严,你这么一吆喝,谁还敢进来?

    “立马停止吆喝,什么都不要做,有人来就收,没人来就歇着,你听明白了吗?”

    “哥,为啥啊?”杨安邦疑惑道。

    “哪来的这么多为什么,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。”

    杨安邦是个榆木脑袋,没有他弟弟杨安国聪明,有些道理跟他讲不明白,只能用命令式的规定他的行为。

    你这么一吆喝,别人不找你麻烦,恐怕供销社就该找你麻烦了。

    你这不是和他们抢生意吗?

    现在哪个供销社不为粮食的事发愁?

    城里的居民向他们要粮,各大工厂和单位向他们要粮,他们的主任被逼得不知躲到哪儿去了,你在这里还和他们抢粮,人家不找你麻烦找谁麻烦?

    “从明天开始,上班就开门,下班就关门,能收多少粮食就收多少,绝不许出去吆喝,听到了吗?”

    “听到了,哥。”

    杨安邦虽然不理解杨军为何这样做,但他还是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说完,他也不留下吃饭,直接回去了。

    自从这个供销社分站成立,杨安邦一家就搬到那边去住了,一是那边要留人看守,二是三家人挤在一个院子里确实不习惯。

    杨安邦走后。

    他一个人抽着闷烟。

    轧钢厂现在有二万多名职工,按照每人每天二两定量来算,一天就要消耗近五千斤的粮食。

    一斤面能蒸出来1.5斤的馒头,按照这个标准算,一天真正的消耗是三千三百斤的粮食。

    而供销社那边,每天只能提供三千斤的粮食,剩下的三百斤缺口只能靠轧钢厂自己想办法。

    轧钢厂也没办法,只能下调工人伙食标准,每天限量供应,每人只有一两七钱的定量。

    一两七钱也就一个小小的馍馍,对于干重体力活的职工来说远远不够的。

    现在厂子里大多数职工对下调伙食标准是怨声载道的,甚至出现了职工大闹食堂的情况。

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