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美味的鲫鱼(1 / 2)

加入书签

鱼煎好后,姥爷把豆瓣酱舀进锅里,再加两勺清水,咕嘟咕嘟煮出红油,又放了半勺醪糟去腥味,撒上辣椒段和紫苏叶,最后把煎好的鲫鱼放回锅里,让酱汁没过鱼身。

“焖上一刻钟,让鱼吸满酱香味。” 姥爷盖上锅盖,灶火舔着锅底,酱香混着鱼鲜渐渐飘满小院。

小舅忍不住凑到灶台边:“爸,您这手艺又进步了,隔着老远都能闻见香味!”

二舅也笑着说:“一会儿我得多吃两碗饭,就着这鱼能下三碗米!”

张凡蹲在一旁看着,忽然想起小时候,也是这样蹲在姥爷身边看他做鱼,那时候家里穷,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鲫鱼,姥爷总把鱼肉最嫩的部分夹给他,自己啃鱼骨头。

如今日子好了,姥爷做鱼的手艺却一点没变,还是熟悉的酱香,熟悉的温度。

一刻钟后,姥爷揭开锅盖,撒上一把葱花,瞬间香气四溢。

鲫鱼裹着深红的酱汁,鱼籽在鱼腹里鼓鼓的,紫苏叶的清香混着酱香,勾得人直咽口水。

“可以吃了!” 姥爷把鱼盛进大盘子里,特意把最大的一条夹给张凡,“快尝尝,看是不是小时候的味儿。”

张凡夹起一块鱼肉,鱼肉鲜嫩,裹着浓郁的酱香,一点都不腥,鱼籽咬起来沙沙的,满是鲜味。

“好吃!跟小时候一样香!” 他笑着说,眼眶却有点发热。

姥姥看着他吃得开心,也笑了:“好吃就多吃点,让你姥爷再给你做。”

一家人围坐在院里的石桌旁,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,吃着喷香的大酱鱼,聊着家常,尔海的风偶尔吹过,带着花香和鱼鲜。

姥爷看着满桌的笑脸,喝了口小酒,慢悠悠地说:“现在日子好了,想吃鱼随时都能买,不像以前,得等过年。”

老妈点点头:“是啊,多亏了现在政策好,来旅游的人多,村里日子都好过了,您和我妈也能享享清福了。”

姥姥握着老妈的手,又看了看张凡和几个舅舅,眼里满是笑意:“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,比啥都好。”

阳光渐渐升到头顶,院里的茶花在阳光下开得更艳,晾衣绳上的小荷包轻轻晃着,餐桌上的酱鱼还冒着热气。

饭后,大舅把提前熬好的草药膏递给老妈:“这是给姥姥擦腿的,她之前总说腿酸,熬了三天才好,记得每天擦两次。”

二舅也拎来一筐土鸡蛋:“家里鸡下的,给姥姥补身子,也给凡凡带着,回去给媳妇煮着吃。”

小舅则说:“明天我来给姥姥浇花,你们娘俩歇着,有啥要办的跟我说。”

几个舅舅叮嘱了半天,才各自扛着锄头回自家地里忙活 —— 这个时节,正是种玉米的好时候。

院子里安静下来,姥姥靠在藤椅上晒太阳,老妈坐在旁边给她剥核桃,忽然轻声说:“妈,我再陪您一个礼拜,等您彻底好利索了再走。”

姥姥点点头,又担心地问:“那平子媳妇快生了,你不在跟前能行吗?”

老妈叹了口气,眼里带着牵挂:“我跟平子说好了,这半个月让他多照顾着,等我这边放心了,就赶紧回去,正好能赶上孩子出生。”

张凡坐在一旁听着,心里暖暖的 —— 老妈总是这样,一边惦记着姥姥,一边放不下家里的媳妇。

午后的阳光越来越暖,透过木格窗户洒进屋里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。

张凡走进客房,屋里的陈设还是老样子:靠墙的衣柜上,摆着姥姥年轻时的照片,旁边放着一个竹编的绣筐,里面装着各色丝线和没绣完的荷包,针线上还挂着一小块碎布,是尔海的波浪图案。

墙上挂着两幅刺绣,一幅是盛开的茶花,一幅是游水的鲫鱼,都是姥姥去年绣的,针脚细密得像真的一样,连鲫鱼的鳞片都绣得层次分明。

就连枕头套,都是姥姥用碎花布拼的,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