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7章 异域风情(1 / 2)

加入书签

步行十几分钟后,众人来到了独立广场,眼前的景象瞬间让他们屏住了呼吸。

广场宽阔得一眼望不到边,铺着整齐的青绿色草坪,草坪被修剪得平平整整,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。

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达137米的独立纪念碑,碑体呈方形,由白色大理石砌成,表面刻着精美的浮雕,讲述着印尼独立的历史故事。

碑顶是一个巨大的镀金火炬雕塑,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光,远远望去,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,充满了力量感。

纪念碑周围环绕着八个圆形喷泉,水流从喷嘴中喷涌而出,形成一道道晶莹剔透的水幕,水花四溅,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芒。

广场上热闹非凡,有穿着传统服饰跳着民族舞的当地人,有铺着野餐垫分享美食的家庭,还有举着相机四处拍照的游客。

小峰兴奋地挣脱张平的手,跑到纪念碑前的喷泉边,张开双臂摆出夸张的姿势,朝着司徒明喊道:“司徒大哥,快给我拍照!

要把喷泉和纪念碑都拍进去!”

司徒明赶紧举起相机,“咔嚓咔嚓”

拍个不停,还不忘指导他:“换个姿势,笑一笑,眼睛看镜头!”

张平则站在一旁,认真地听着陆琪讲解广场的历史变迁,时不时点点头,嘴里还小声念叨着,像是在记笔记。

张凡走到草坪边的白色长椅上坐下,看着眼前热闹又祥和的景象,感受着不同文化碰撞出的活力,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从独立广场出来,众人沿着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小巷,来到了附近的老城区。

老城区的建筑充满了浓郁的荷兰殖民时期风格,红色的砖墙历经岁月洗礼,泛着古朴的光泽;

白色的窗框搭配着绿色的百叶窗,色彩对比鲜明,显得格外别致。

街道两旁的小店门面不大,却装修得各具特色,有的门口挂着复古的铜铃,风一吹就出“叮铃铃”

的声响;

有的橱窗里摆满了老式钟表和相机,充满了年代感;

还有的店铺门口摆着鲜花盆栽,显得温馨而有活力。

逛了一会儿,小峰揉了揉肚子,小声嘟囔道:“我有点饿了,刚才闻着的沙爹肉串好香啊。”

陆琪闻言笑着提议:“那咱们去尝尝印尼的特色小吃吧!

前面有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店,味道特别正宗,我上次来就吃过。”

众人纷纷点头赞同,跟着陆琪向小巷深处走去。

他们来到一家看起来很受欢迎的小吃摊,摊位前已经坐了不少客人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。

摊主是一位头花白的当地阿姨,穿着蓝色的纱笼,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。

陆琪走上前,用流利的印尼语和阿姨热情地打招呼、交流着,两人聊得十分投机。

不一会儿,阿姨就端上来几碗热气腾腾的沙爹面、一盘香喷喷的巴东牛肉和几杯冰镇的牛油果奶昔。

沙爹面的汤汁呈浓郁的棕黄色,里面漂浮着切碎的香菜和花生碎,面条筋道爽滑,裹满了醇厚的酱汁,一口下去,咸香中带着微微的辣味,让人回味无穷。

巴东牛肉被炖得软烂入味,肉质纤维细腻,辣中带甜,搭配着特制的酱料,口感丰富层次分明。

牛油果奶昔则是用新鲜牛油果和牛奶打成的,颜色呈淡绿色,绵密醇厚,甜而不腻,喝上一口,瞬间驱散了午后的燥热。

小峰早就迫不及待了,拿起勺子大口大口地吃着,嘴巴塞得鼓鼓囊囊的。

含糊不清地说:“太好吃了!

比咱们村农家乐的大菜还香!

我还要再吃一碗!”

张平也吃得津津有味,一边吃一边点头,嘴里不停地说着:“好吃,真好吃,这味道太特别了。”

司徒明则一边品尝美食,一边拿着相机拍个不停,不仅拍食物,还特意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