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章 进山(1 / 2)
张凡跟着三叔,带着三位专家,踏上了进山的路。
晨雾还没散尽,山路两旁的野草上挂着露珠,远处传来清脆的鸟鸣,商务车停在村口,像个忠实的伙伴,静静等待着他们归来。
踏上进山的路,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山林,脚下的石子路被露水打湿,踩上去有些滑。
张凡走在最前面,手里握着磨得锃亮的老砍刀,时不时挥刀劈断挡路的荆棘。
那些长满倒刺的勾藤总爱缠着行人的裤脚,而被劈开的断口会渗出琥珀色的汁液,带着淡淡的松脂香。
刀刃划过枝叶的“唰唰”
声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清晰,惊得枝头的露珠簌簌落下,打在低处的七叶一枝花上,那轮生的叶片托着顶生的紫色花朵,像举着小伞的精灵。
“大家跟紧点,这山路刚开始还算好走,前面那段‘一线天’得侧着身子过。”
张凡回头叮嘱道,目光扫过跟在后面的专家们。
三叔背着沉重的帐篷,紧随其后,脚边的金毛狗蕨正冒出卷曲的新叶,像只蜷缩的小狗爪,他小心翼翼地绕开:“这可是稀罕物,三爷爷在世时说它能治跌打损伤,现在山里不多见了。”
李教授和王教授并肩走着,手里都拄着张凡准备的木杖。
李教授时不时停下来,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树梢,脚下却没闲着。
他正踩着一片铺满地衣的岩石,那些灰绿色的鳞片像给石头裹了层绒毯,踩上去软乎乎的。
王教授则低头看着脚下的泥土,忽然弯腰捡起株贴着地面生长的植物:“这是独叶草,你看它只有一片叶子,叶脉呈辐射状,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,没想到在这阴坡能见到。”
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拨开周围的腐叶,“周围还有水晶兰呢,这可是腐生植物,全株雪白,像透明的玻璃制品,得在幽暗潮湿的地方才长得好。”
最兴奋的要数林溪,她背着个装满仪器的双肩包,却一点不觉得累,一会儿跑到前面问张凡:“张大哥,你说朱鹮会不会就在前面那片林子?”
一会儿又举着朵蓝紫色的龙胆花跑回来,花瓣上的纹路像用画笔精心勾勒过:“王教授,这花也太好看了!
花瓣边缘还有波浪纹呢!”
“这是条叶龙胆,”
王教授接过花仔细端详,“根部可入药,但现在得保护起来。
你看旁边那丛紫斑风铃草,吊着的花朵像小铃铛,斑点是吸引昆虫传粉的标记。”
走了约莫一个时辰,雾气渐渐散去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前方传来潺潺的水声,张凡停下脚步:“前面就是溪涧了,咱们在那儿歇歇脚,喝点水。”
溪边的岩石上长满了石韦,那些披针形的叶片上覆盖着星状绒毛,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叶片背面还藏着褐色的孢子囊,像撒了把细沙。
众人走到溪边,只见溪水清澈见底,水底的鹅卵石上缠着绿色的水绵,几条小鱼在其间悠闲地游着。
林溪蹲在溪边装水时,忽然指着岩壁惊呼:“快看!
那是什么?像红色的珊瑚!”
原来是株生长在湿润岩壁上的掌叶铁线蕨,深紫色的叶柄纤细如铁丝,叶片分裂成手掌状,在阳光下泛着红光。
李教授坐在一块长满苔藓的大石头上,看着对岸崖壁上垂下来的岩松,那些肉质的叶片紧紧贴在岩石上,像给石壁镶了层绿宝石:“这种景天科植物耐旱得很,就算半个月不下雨也能活,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。”
三叔在一旁捡干柴时,拨开腐叶现了几丛鸡油菌,亮黄色的菌盖像涂了层黄油,散着淡淡的杏仁香:“这玩意儿炖肉最香,等晚上找着营地,咱采点回去加餐。”
他又指着旁边的灵芝,“这是赤芝,你看它菌盖边缘有圈嫩黄色的生长线,说明还在长呢,可不能碰。”
休息了片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