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雅致的农家乐(1 / 2)

加入书签

余梅姐的老公正给儿子剥橘子,闻言点头:“去年带梅姐去北戴河,那海水浑得像黄泥汤,跟这儿没法比。”

话音刚落,就被余梅姐肘了一下:“咋?嫌我没让你见识过好海?”

小男孩突然指着前方尖叫:“爸爸!

快看!

是蓝色的!”

“对,那就是大海,蔚蓝色的大海!”

余梅姐的老公还斜着眼瞅了余梅姐一眼,可惜余梅姐的视线没在他身上。

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地平线上突然拱起道银蓝的弧线,像块被打翻的蓝宝石,正随着车子的行进一点点铺展开来。

海风顺着半开的车窗灌进来,带着咸腥的潮气,卷走了车厢里的橘子味。

“快到镇上了,过了前面那道桥就能看见渔港。”

张凡打了把方向盘,奥迪车贴着海岸线行驶,黑色的车身映着翻涌的浪花,像是在蓝色绸缎上划过道墨痕。

奥迪车驶过爬满三角梅的石桥时,李华突然“呀”

了一声。

院墙后的青瓦屋顶从槐树叶里探出来,飞檐上挂着的风铃在海风里叮当作响,竟比他在民宿app上见过的网红客栈还要雅致。

“这就是你家农家乐?”

余梅姐扒着车窗直起身,牛仔裤蹭过真皮座椅也顾不上,“我还以为是土坯房呢,这比度假村还像样!”

张凡笑着把车停在雕花木门旁,门楣上“听涛小筑”

四个字是请镇上老秀才写的,墨色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

推开院门的瞬间,李华突然停住脚步。

院里的青石板路拼出海浪的纹路,路两侧的陶罐里种着睡莲,粉白的花瓣浮在水面,倒映着头顶的葡萄架,架子下的藤椅上铺着靛蓝粗布垫,风一吹就轻轻摇晃。

“我的天……”

李华伸手摸了摸廊柱上的木雕,那是条跃出海面的石斑鱼,鳞片被刻得栩栩如生,“你这哪是农家乐,分明是艺术品啊。”

他记得张凡以前的照片里,这里还是那老旧的茶厂,墙皮掉得像块破布,环境也是长满了杂草。

余梅姐已经踩着石板路冲到二楼的露台,栏杆是用老渔船的木板改的,磨得亮的木纹里还嵌着细碎的贝壳。

她趴在栏杆上往下看,沙滩上的贝壳在阳光下闪成片,远处的渔船正慢悠悠地往渔港飘,像片叶子落在蓝丝绒上。

“凡子,你这露台能办事啊!”

她突然回头喊,吓得李华手里的矿泉水差点掉地上,“晚上铺上毯子看星星,比电影院后排刺激多了——”

“梅姐!”

张凡无奈地摇头,指着西边的几间房,“那几间是新改的,你跟姐夫住这间带阳台的,推开窗就能看见海。”

客房的木门上挂着蓝印花布帘,门楣上插着晒干的芦苇花,进屋时踩着的草编地垫,散着淡淡的麦香。

李华走进大堂时,目光立刻被墙上的渔网吸引。

那是张凡用废弃渔网改的装饰,网眼里缀着贝壳和海星,在顶灯的暖光下泛着珠光。

八仙桌是用老船板拼的,桌腿还留着被海水浸泡的深色痕迹,旁边的博古架上摆着个海螺标本,螺口对着窗户,有风过时竟会出呜呜的声响,像谁在海边唱歌。

“这海螺是前段时间台风后捡的,”

张凡摸着标本笑,“老渔民说这叫‘听潮螺’,能预报涨潮。”

他推开其中一间房的门,里面的榻榻米酒馆铺着竹席,墙上的照片全是渔港的日常。

张凡老爸补网的皱纹、阿黄追浪花的影子、还有张张凡自己的,蹲在船头举着条海鲈鱼,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。

余梅姐的儿子已经在院子里爬上葡萄架下的吊床,小脚丫晃悠着踢到旁边的风铃,叮铃哐啷的响声里。

她突然拽住张凡的胳膊:“老实交代,是不是请设计师了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