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生活可以像诗一样安静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两碗米线很快见了底,陆琪摸着圆滚滚的肚子,有点不好意思地笑:“吃得太撑了,感觉肚子里都是米线香。”

张凡拉着她站起来,指了指旁边的水果摊:“带你去解解腻,有个好东西,你肯定没吃过。”

摊位上的阿婆见张凡过来,笑着拿起一把酸角:“要酸角啊?今早刚从山上摘的,酸得够劲儿!”

酸角是弯弯的褐色果实,剥开薄薄的壳,里面是橙红色的果肉,裹着细细的籽。

张凡挑了几颗最饱满的递给陆琪:“试试,吃完米线解腻最好,就是有点酸,你慢点吃。”

陆琪好奇地咬了一小口——刚入口是淡淡的甜,下一秒酸意就直冲头顶,顺着喉咙往下窜。

她眼睛瞬间瞪圆,眉头紧紧皱在一起,眼泪都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,赶紧吐着舌头摆手:“酸!

太酸了!”

张凡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,递过早就准备好的凉白开:“跟你说了慢点吃,这酸角可是这儿的特色,酸得够劲儿才正宗。”

陆琪喝了两口凉水,才缓过劲来,擦了擦眼角的泪,又忍不住拿起一颗,小心翼翼地咬了一点:“虽然酸,但酸完之后嘴里甜甜的,还真解腻。”

阿婆在旁边笑得乐:“姑娘这话在理!

酸角就是这样,酸得痛快,甜得绵长,好多城里来的客人都爱买。”

两人拿着酸角,沿着集市慢慢逛。

陆琪手里攥着刚买的手工小绣球,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,鼻尖萦绕着米线香、水果香和草木香,偶尔咬一口酸角,酸得眯起眼睛,又忍不住笑。

张凡牵着她的手,走在熟悉的集市上,看着身边人好奇又欢喜的模样,忽然觉得——比集市更热闹的,是身边有人陪着,一起尝遍这些细碎的、酸甜甜的烟火气。

从集市回来时,竹篮里还留着刚吃剩的米线汤香,陆琪手里攥着半袋没吃完的酸角,指尖还沾着点酸角的蜜渍。

刚拐进通往姥姥家的巷口,就看见浅蓝木门虚掩着,风里飘来淡淡的艾草香。

那是姥姥早上晒在院角的艾草,说是要给陆琪装个安神枕。

张凡轻轻推开木门,院里的场景让两人都放轻了脚步。

姥姥坐在茶花树下的石凳上,腿上摊着绣绷,正穿针引线绣着小荷包,浅绿的丝线在她指间绕了两圈,落在绣布上,慢慢勾勒出一片洱海的波纹。

阳光透过茶花枝叶洒下来,在她银白的梢上跳着,绣绷旁的竹篮里,还放着几个刚绣好的鱼形荷包,银铃在风里轻轻晃,没出太大声响。

厨房的窗户开着,老妈系着浅蓝围裙,正站在灶台前切紫苏叶,菜刀落在案板上的声音轻得像敲棉花,锅里炖着的鱼汤冒着细白的蒸汽,偶尔飘出一缕鲜香味,混着院角薄荷的清凉,让人心里暖。

她切完最后一片紫苏,转身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,火光映在她脸上,连动作都慢得像在惜字如金。

“回来啦?”

门口传来姥爷的声音,两人回头看,姥爷正背着渔具往院里走,竹编渔篓挂在肩上,里面躺着几条鲜活的鲫鱼,鱼鳃还透着红,水珠顺着渔篓的缝隙滴下来,在石板路上晕开小小的湿痕。

他卸下肩上的鱼竿,把渔篓轻轻放在院角的水龙头下,拧开小水流给鱼换水,动作熟练又轻柔,像是怕惊扰了篓里的鱼,也怕打破院里的静。

陆琪悄悄放下手里的竹篮,从包里掏出手机,指尖轻轻调了静音。

她实在不忍心打破这画面。

镜头先对准姥姥:石凳旁的旧陶罐里插着两枝刚摘的茶花,粉花瓣落在绣绷上,姥姥垂着眼,指尖的绣花针在阳光里闪着细弱的光。

再移到厨房窗口,老妈正用勺子轻轻搅着锅里的鱼汤,蒸汽裹着她的侧脸,连围裙上沾着的面粉都显得温柔。

最后落在姥爷身上,他正弯腰给渔篓里的鱼捡出水草,背影映在墙上,和院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