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文化宫(1 / 2)
“你要气死我,你个大学生,丢人丢到非洲去了。
你不要脸,你爹我还要!”
“爸,我是做调研呢,研究现在回乡知青摆摊情况,这是我毕业论文。”
程永昌没想到亲爹会反对,尽量说的高大上。
“论文?写这个?你混弄谁呢?”
“这不改革开放嘛。
我学的就是经济啊,我们老师也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,建议我去实践一番,跟小摊贩们打成一片,可以多搜集一些素材。”
程永昌报出一串经济名词,胡诌也有模有样。
“再说,我也没带过孩子们出去玩过,就当是带她们游玩了。”
他说的有鼻子有眼,程建国这才打消疑虑,“你们老师也是,叫你去做这个!
自己遮掩着点,见着熟人记得躲,传出去还以为咱家吃不上饭,要去做个体户。
丢人!”
程永昌连连点头。
带着几个孩子出门去了。
罗继春笑着问李芸:“弟妹,二弟的那些锅巴是你做的?”
李芸老实,却不傻,知道罗继春是怕自己占了便宜。
“是呢,昨天买的大米跟调料,还剩一些给大家尝尝。
要是好,等礼拜天也能拿来招待客人。”
说着,端着盘子出来。
锅巴酥香,大家吃着赞不绝口。
陈素怡也满意点头,“这东西好,招待客人不错。
一会去大集,多买点大米。
就是有点费油。”
又看一眼罗继春,“他们自己卖的是自己张罗的。”
罗继春这才没话说。
油香味儿遮不住,院子里的邻居也冒出头。
几个小点儿的孩子闻着味儿过来,眼巴巴看着。
这时候邻居亲近,有什么好吃的,也都愿意给孩子一口。
陈素怡叫了几个孩子过来,一人抓了一把锅巴。
尹舒芳好奇:“你家怎么炸上锅巴了?昨天我闻着甜津津的,今天又做什么?你家三媳妇是商店的,有什么门路?”
光是这么多票都难凑。
陈素怡解释说就是给结婚准备的:“哪有什么门路,不过我家二媳妇以前在农场是食堂的,有点手艺,能自家做。”
这年头结婚,能够领些票证,单位也有补贴。
再加上陈素怡攒的家底,才能弄到这些东西。
尹舒芳哎呦一声,“你家老二到能干。
现在不挑理了?”
前几天还一直看程家笑话呢,都想着就程永昌那个老实样,老婆孩子肯定留不下来。
谁知道不但留下来了,还让陈素怡夸起来。
陈素怡哼一声,“她也是省城知青,户口落上,几个孩子也有配额。
老大老三是我的儿子,老二就不是了?不过是家里住不下罢了。
我有什么好嫌弃她的。”
尹舒芳吃着人家的锅巴,倒不好再说人家什么。
说起来李芸的手艺真不错。
她转身回家里,舀了半碗粳米出来,跟陈素怡又换了些锅巴。
昨天书没看完,程树随身带着,等到文化宫附近,程永昌铺摊子,程树坐在一旁看书。
“爸,这些书还有没?你多带几本回来啊。
“程树说。
“有几本特别受欢迎,就是我抄过都卖了。
这礼拜就抄了两本,还给你带了一本呢。
这本你赶紧看,我还要拿到学校继续抄的。
“
“抄一本卖的话多少钱。”
“二块。
射雕是三块,那个字多。”
“看的人多吗?”
“这么说吧,没看过这些的,都跟人说不上话,大家现在讨论的都是这些。”
“爸,那你可以租啊,干嘛要卖呢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