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病药之法的实践与感悟(1 / 3)

加入书签

在上一章,我们阐述了“病药”

理论是八字命理的灵魂。

然而,知易行难。

在我漫长的学习生涯中,真正理解并运用这一理论,并非一帆风顺,而是经历了一段从迷茫、挫败到最终豁然开朗的深刻历程。

本章,我将以自身的“踩坑”

经验为例,为你揭示为何单纯依靠“平衡”

或“财官”

来论命会屡屡失灵,而“病药”

视角的引入,又如何像一把钥匙,瞬间打开了通往命理殿堂的大门。

一、初学迷途:对“五行中和”

的盲目崇拜

在我初学八字之时,接触到的最多、也是最动听的理论便是“五行中和”

这个概念非常符合我们的直觉:一个完美的八字,就应该像一款顶级配方,金木水火土样样俱全,比例协调,不偏不倚。

于是,我满怀信心地以此为尺,去丈量每一个遇到的命造。

我的实践逻辑是这样的:

1排出八字,查看五行分布。

2如果某一行过于强旺,就断定此为缺点;如果某一行过于衰弱甚至缺失,就断定此为遗憾。

3最终结论是:五行越均衡的命,就越好;五行偏枯的命,则多有不足。

然而,现实给了我无情的打击。

我按照这套方法为人推算,其结果竟是“十无一二有验”

——十个命造里,连一两个都算不准。

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:

案例a:一个八字,五行流通,生克平和,看似“中和”

的完美典范。

按我的理论,此人应一生顺遂,福寿双全。

可现实中,他却是个庸碌无为、毫无建树的平凡之人。

(这是大部分五行俱全八字日主的宿命)

案例b:另一个八字,火炎土燥,缺水调候,明显“偏枯”

按我的理论,此命多半身体不佳,运途坎坷。

可现实中,他竟是在某领域叱咤风云、富甲一方的企业家,尽管确曾历经磨难,但成就非凡。

我的反思:

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。

问题出在哪里?后来我才明白,我犯了“见树不见林”

的错误。

八字的精髓在于格局与成败,而非简单的五行加减。

“中和”

是一种理想化的静态模型,但人的命运是动态的、充满斗争的。

一味追求中和,等于抹杀了所有格局的特点。

好比评判一个运动员,你不能要求马拉松选手拥有相扑运动员的体重,也不能要求体操运动员拥有篮球运动员的身高。

特点,甚至是看似“极端”

的特点,恰恰是其成功的关键。

八字亦然。

那个火炎土燥的命格,其成功正源于对“偏枯”

的极致利用与挑战,这正是我们上一章所讲的“有病方为贵”

二、再入歧路:对“财官印”

的机械套用

在“中和”

理论碰壁之后,我转而投向另一个看似更直接的法则——“财官印”

论。

这套理论直指人世间的核心追求:财富、地位与名誉。

我的实践逻辑随之变为:

1排出八字,不看五行,专找财星、官星、印星。

2只要财官旺而通根,便断其富贵;只要财官弱而受克,便断其贫贱。

这种方法看似抓住了重点,结果却同样令人沮丧,“亦俱无归趣”

——依然是茫无头绪,找不到真正的方向。

为何此路又不通?

因为我再次陷入了机械论的陷阱。

我忽略了最关键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