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基石计划(2 / 3)
与稳定成长。
计划庞大而艰巨,每一个项目都面临着技术、资源和理解上的巨大鸿沟。
但没有人退缩。
卡米拉博士带来的真相虽然令人窒息,却也赋予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凝聚力。
基地如同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,开始围绕着“基石计划”
全运转。
资源调配优先向五个子项目倾斜。
原本用于民生改善的部分计划被暂缓,一切为了生存和守望。
学习的风气空前高涨。
艾斯特拉主持的“守望者科技学院”
虽然初期只有寥寥数人,但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求知的火焰。
卡米拉博士即使躺在病床上,也会通过全息投影进行远程授课,讲解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老知识和宇宙法则。
压力也无处不在。
尤其是“信标”
项目,进展极其缓慢。
“星忆合金”
记录的信息流复杂程度远想象,其编码方式根植于一种完全陌生的逻辑体系和数学规律,每破译一个微小的片段都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。
卡米拉博士提醒众人:“不要试图用我们的逻辑去完全理解它们。
‘观察者’的思维是更高维度的,甚至是非线性的。
尝试感受其中的‘模式’和‘意图’,而非具体的‘含义’。”
这种抽象的方法论让习惯于逻辑推理的科学家们倍感挫折,但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。
数周后,一个微小的突破来自“芽”
。
她在玩耍(或者说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)时,将裂纹的“心光晶石”
靠近正在解析“星忆合金”
数据的主机。
那一刻,解析算法的效率瞬间提升了数个量级,一个之前卡了许久的复杂信息片段被成功破译!
破译出的并非具体的语言,而是一段极其简洁的、关于“识别码”
和“安全距离”
的宇宙规律描述!
这立刻被应用于更新基地的预警系统。
看来,“芽”
和这些遗物之间的共鸣,本身就是一把钥匙。
与此同时,秦雪和李静雅合作设计的“精神防护力场”
原型机也进行了第一次测试。
效果有限,但确实能一定程度上抵消低强度的信息湍流干扰。
这无疑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开始。
就在一切似乎都在艰难却稳步推进时,负责监控深空信号的部门报告了一个不起眼的消息:
一支远程侦察小队,在距离基地数千光年外的一个废弃星系边缘,检测到了一次极其短暂且微弱的空间翘曲信号。
信号特征无法识别,且出现后瞬间消失,未检测到任何实体舰船或能量残留。
由于信号过于微弱和短暂,该消息最初被归类为“背景噪音或未知自然现象”
,优先级不高。
但这份报告,还是被例行公事地呈送到了林洛和卡米拉博士面前。
卡米拉博士只看了一眼数据波形,脸色就微微变了。
“这个信号模式……非常古老……”
她喃喃道,眼中闪过一丝疑虑,“不像是自然现象……也不像是‘观察者’或已知文明的……”
“像什么?”
林洛问道。
卡米拉博士沉默了片刻,摇了摇头:“无法确定。
但让我感到……不安。
建议提高该方向的监控等级。”
林洛立刻采纳了建议,指令被下达。
然而,无论是他还是卡米拉博士,此刻都并未意识到,这一缕微不足道、转瞬即逝的信号涟漪,并非偶然的背景噪音。
它是投石问路的第一颗石子。
是来自更深、更古老的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