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汉王施压(1 / 2)
接连两起手法诡异、带有明显仪式痕迹的命案,如同两块巨石投入深潭,在京城官场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
尤其是两名死者皆与汉王朱高煦出资修建的玄真观有所牵连,更是让不少嗅觉敏锐的官员感到山雨欲来。
果然,案件生的第五日,梁铮与秦泰便接到了汉王府的传召。
汉王府邸,殿宇恢弘,侍卫森严。
汉王朱高煦端坐于上,年近四旬,身材魁梧,面容带着久居人上的威仪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。
他并未赐座,目光如电,在梁铮和秦泰身上扫过,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。
“梁卿,秦佥事,”
汉王的声音低沉,带着金石之音,“玄真观乃是本王为祈福清修所建,观中道人亦是品行端正。
如今京城接连生命案,尔等查案自是应当,但切不可听信流言,妄加揣测,将祸水引向本王清修之地,徒惹非议!”
他话语中的警告意味不言而喻,直接将玄真观划为了禁区,试图以此施压,限制调查方向。
梁铮面色不变,身形挺拔如松,正要开口据理力争,陈述案件关联,身旁的秦泰却已抢先一步。
秦泰虽身形消瘦,比梁铮略矮几分,此刻却毫无惧色地上前半步,微微躬身,动作保持着礼节,但抬起的脸上,那双清俊的眉眼却锐利如刀,直迎汉王审视的目光。
“殿下明鉴,”
秦泰的声音清晰而冷静,带着锦衣卫特有的那份直属于皇权的底气,“鸿胪寺序班王敬、绸缎商张茂,两具尸身均是在其身上或遇害现场现了玄真观的独有令牌,此乃确凿物证,并非流言。
二人死状奇特,眉心烙印,疑似邪术仪式所为。
若因顾忌而不敢彻查玄真观,致使真凶逍遥,后续再出命案,甚至惊扰圣驾安宁,届时臣等万死难辞其咎!
为殿下清誉计,为京城安定计,此观,必须详查!”
他语不快,却字字铿锵,有理有据,更是巧妙地将“惊扰圣驾”
的可能性点了出来,直接将问题的严重性提升了一个层级。
汉王脸色一沉,眼中怒意一闪而逝。
他没想到秦泰一个正四品的锦衣卫佥事,竟敢如此当面顶撞,言语间更是寸步不让。
他朱高煦是当今皇子,战功赫赫,权势滔天,何时被一个“幸进”
的锦衣卫如此驳过面子?然而,锦衣卫职权特殊,直达天听,秦泰所言又占着法理,他一时竟难以作,只得冷哼一声:“好个牙尖嘴利的秦佥事!
本王倒要看看,你能查出个什么子丑寅卯!”
一场召见,不欢而散。
离开气氛压抑的汉王府,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,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寒意。
梁铮与秦泰并肩而行,他侧头看向身旁面容依旧平静的秦泰,沉稳的目光中透出一丝担忧:“阿泰,你今日言辞过于刚直,汉王殿下……怕是已记恨在心。”
他深知这位义弟能力出众,性子果决,但有时过于锐利,易折。
秦泰闻言,却是勾唇一笑。
他肤色白皙,眉眼精致,这一笑本该是风光霁月,此刻却带着几分桀骜与冷峭。
“兄长放心,”
他语气轻松,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,“查案缉凶是本分,我占着理,他便动我不得。
汉王那边若有任何动作,自有我来应对。
兄长只需放手去查,务必揪出那装神弄鬼的凶手!”
他话语中的担当与护佑之意,让梁铮心中微暖,不再多言,只是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兄弟之情,尽在不言中。
刚出府门,便见赵彦茹乘坐的马车安静地停在不远处的柳树下。
车帘掀开一角,露出她带着病容却难掩关切的脸庞。
她显然已在此等候多时。
秦泰一见,立刻快步走了过去,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