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漏洞百出(1 / 2)
灶膛深处现的、绣着“周”
字的安神汤药包,如同一记重锤,狠狠砸在了周承业那本就摇摇欲坠的谎言高墙上。
这已不再是间接的推测或旁证,而是直接指向他亲手熬制迷药、并企图销毁证据的铁证!
梁铮、秦泰、元元与赵彦茹四人,在周府临时用作指挥的厢房内,将目前所有掌握的线索进行汇总、梳理。
一条清晰得令人指的时间线,逐渐浮出水面,而周承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,也变得越来越清晰,越来越狰狞。
根据各方证词、物证和周承业自己前后矛盾的说辞,他们大致还原出了案当日九月廿九凌晨至清晨,周承业的行动轨迹:
·子时到丑时:周承业自称与苏氏争吵后,各自安歇。
但结合安神汤药包的现,极有可能是在这段时间,他哄骗或强迫苏氏服下了掺有大量安神药物的汤水,致其陷入昏睡。
·丑时初刻:周承业离家。
他对官府的说辞是“赴京郊漕运码头查案”
,但此说法无人证实,且其官袍下摆沾染了通惠河沿岸特有的河泥,这是元元最早现的细节,暗示他此行的真正目的地,可能与通惠河有关。
·丑时到寅时之间:关键作案时间段。
周承业极有可能在此时间段内返回周府,他拥有钥匙,可以悄无声息地进入,对已昏睡的苏氏实施了捆绑制造被动假象、并残忍杀害。
随后,他伪造现场,故意留下布靴足迹,将苏氏的银簪等物取下,准备用于栽赃柳氏。
·寅时左右:周承业出现在周府后门附近,与绕路而来的李巡检“碰巧”
相遇。
根据李巡检后来崩溃下的零星供述和校尉侦查还原,周承业在此地将一个布包,交给了李巡检,并可能进行了简短交谈。
李巡检那句未被听清的“周承业这老狐狸”
,极可能就是在此时骂出。
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,周承业派出的蒙面人,将那份写着虚假指示的信件,送到了柳氏手中。
·卯时:周承业返回周府。
这一点,之前一直被忽略,但梁铮等人并未放弃对周府所有仆役的深入问话。
终于,在梁铮耐心而富有技巧的反复询问下,一位负责打扫庭院、平日沉默寡言的老仆,战战兢兢地吐露了实情:
“那天……那天卯时初,天刚蒙蒙亮,小老儿按例起来打扫前院,确实……确实看见老爷从正门进来了。
当时小老儿还觉得奇怪,老爷平日里都是从角门直接去马厩乘车的,很少这么早从正门回家……而且老爷当时脸色很不好看,袖口……袖口还沾着些湿泥巴,就跟城东通惠河边的泥一个颜色。
老爷看见小老儿,愣了一下,然后……然后就让小老儿赶紧去厨房,把灶火生起来,说……说‘要热些汤水’……”
老仆的证词,如同一道闪电,瞬间照亮了几个关键点:
第一,周承业在案当日卯时确曾回家,但他对官府隐瞒了这一点!
第二,他袖口沾染的通惠河河泥,与他丑时出门的借口,去漕运码头,途经通惠河吻合,但也可能是在处理完凶器、罪证后沾染。
第三,他急着让人生灶火,所谓的“热汤水”
,极有可能就是为了销毁那个安神汤药包!
这与赵彦茹在冰冷灶膛内现药包残留的情况完全对应——他匆忙中未能将药包完全焚毁。
·辰时:周承业按平日时辰,离家前往按察司办公,扮演一切如常。
·午时:他遣仆役归家“取公文”
,导演了“现”
妻子遇害的戏码,随后奔赴顺天府报案,以一个“悲痛欲绝”
的丈夫形象,出现在众人面前。
这条时间线环环相扣,将周承业案前后的行动清晰地勾勒出来。
每一个环节,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