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9章 证明反转(1 / 2)
赵彦茹对雁翎刀刀鞘的精准判断,如同在看似铁板一块的“李巡检作案”
论上,撬开了一道决定性的缝隙。
那刻意做旧的破损,那并非原配的契合度,无不指向一个阴险的结论——李巡检极有可能与柳氏一样,是被人精心设计的栽赃陷害的牺牲品。
这个推断让审讯的方向瞬间扭转。
梁铮与秦泰决定,暂时将李巡检收押,但不再视其为唯一或主要嫌疑人,而是集中力量,核实柳氏的不在场证明,并深挖周承业在案前后的每一个细节漏洞。
秦泰再次派出精干的锦衣卫校尉,对张家湾锦绣轩的伙计以及周边邻里进行更为细致和秘密的走访。
这一次,不再是简单的询问柳氏是否在铺中,而是聚焦于案当日凌晨,那个最关键的时间段——寅时。
很快,新的、更为确凿的证据被收集上来。
锦绣轩的一名老伙计在校尉的耐心引导下回忆起来:“那天凌晨,天还黑着呢,大概寅时二刻左右吧,小的因为白天有一笔账目对不上,心里记挂着,睡得不安稳,就起身想去铺子里再核对一下。
路过掌柜房门外时,见里面还亮着灯,还听见柳掌柜在和什么人说话,语气挺急的。
小的没敢打扰,就自己去前铺了。
过了一会儿,大概寅时三刻,小的现账本上一处数目确实记错了,想去问问掌柜,就又去了后院,见掌柜房里的灯还亮着,柳掌柜一个人坐在桌边,对着账本愁呢!
小的还进去跟她说了账目的事,她当时心不在焉的,只‘嗯’了一声。”
与此同时,住在锦绣轩隔壁的一位早起磨豆腐的老汉也提供了证词:“那天俺起得早,寅时正刻就起来磨豆子了。
俺家窗户正对着锦绣轩的后院角门,看得真切。
从俺开始磨豆子到天蒙蒙亮,约卯时,就没见那角门开过,也没见有人从锦绣轩里出来。
柳掌柜屋里的灯,倒是亮了大半夜。”
这两份来自不同渠道、却相互印证的新证词,有力地证明了柳氏在案关键时间段:寅时,确实身处锦绣轩内,并且有持续的活动迹象:亮灯、与人说话、核对账目。
她根本不可能在那个时间出现在通州城内的周府作案!
周承业让蒙面人传递字条,要求柳氏谎称他寅时到访,完全是为了给自己制造一个虚假的不在场证明,或者说,是为了将水搅浑,干扰官府判断。
柳氏的嫌疑被彻底洗清,她从一个可能的共犯或情杀参与者,明确地转变为被周承业利用和胁迫的、用以扰乱视线的工具。
而她袖口那来自周承业书房的松烟墨渍,更是成为了周承业与她暗中联系的铁证。
视线再次聚焦回周承业身上。
梁铮决定再次提审他,这次的重点,放在戳穿他精心编织的谎言网络上。
问话依旧在周府厢房进行,气氛却比之前更加凝重。
周承业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,虽然依旧保持着悲恸的神情,但眼神深处的那丝不安愈明显。
“周佥事,”
梁铮开门见山,目光如炬,“你之前称,案当日晨时,你遣仆役归家取公文,并明确告知他公文在‘书房案几左侧’?”
周承业愣了一下,似乎没料到梁铮会问这个细节,连忙点头:“是,是下官所言。
那公文紧要,下官记得清楚,就放在案几左侧那一摞文书的最上面。”
“哦?”
梁铮语气平淡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,“可据那取文的仆役供述,他奉命进入书房后,现案几左侧空空如也,并无任何文书。
他四下寻找,最终是在案几右侧的抽屉里,找到了您所说的那份公文。
周佥事,这你作何解释?是你记错了位置,还是……你根本就知道,案后的书房,案几左侧不可能有东西?”
周承业的脸色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