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5章 旧卷新疑(2 / 3)

加入书签

…”

他顿了顿,指向旁边附着的简陋图形,“是一枚材质普通、但做工异常精美的银簪,簪头正是青瓷瓶造型。”

“密室?银簪?”

元元蹙眉思索,“一个商人,在自家反锁的书房里,被一枚簪子刺死?这太不合常理了。

凶手是如何进入,又是如何离开的?或者……凶手根本从未离开?”

她来自现代的逻辑思维开始活跃起来,“我母亲生前也研究过很多古典案例,她曾说,看似完美的密室,往往是为了掩盖更简单的真相,或者凶手的身份本身就出人意料。”

提到母亲,元元的眼神黯淡了一瞬,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思念和伤感。

梁铮敏锐地捕捉到了她情绪的细微变化,伸出手,覆盖在她放在案上的手背上,掌心温暖而有力。

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,但无声的陪伴和理解,却比任何言语都更能抚慰人心。

元元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,心中一暖,反手与他十指相扣,轻轻“嗯”

了一声,将那份思念悄悄藏起。

梁铮收回手,继续道:“更蹊跷的是,三日后,与王仁有生意往来、据说正在共同追查一笔陈年旧账的另一位富商李贵,也死于非命。

是在城外的一处别院,同样是被类似的青瓷瓶纹银簪刺死。

现场没有密室,但同样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。

案前,二人似乎在暗中调查一桩十年前的旧事,涉及一批来源不明、数量巨大的优质木材的流向,线索隐隐指向当时已在承德站稳脚跟的黄家,但缺乏实证。”

“木材……黄家……”

元元若有所思,“秦泰说,他义父当年和黄家做过木材生意。

这之间,会不会有关联?”

“极有可能。”

梁铮颔,“而且卷宗记载,曾有一匿名货郎提及,案前见一‘气度不凡、袖口隐约有青瓷纹绣样的男子’在王仁家附近出现。

但此后再找不到这名货郎,线索就此中断。”

“袖口有青瓷纹……”

元元立刻联想到秦泰义父袍子内衬的玉片,“看来,这个图案,代表的是一个组织,或者一种身份。”

夫妻二人就着烛光,仔细研究着卷宗上的每一个细节,试图从泛黄的纸页中找出被时光掩埋的真相。

梁铮凭借其丰富的办案经验和重生带来的独特视角,分析着各种可能性;元元则不时提出一些跳出这个时代框架的、天马行空却又往往切中要害的猜想。

书房内,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两人低沉的讨论声,气氛专注而默契。

不知不觉,窗外天色已微亮。

雪不知何时停了,晨曦透过窗纸,为书房带来一丝朦胧的光明。
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,是府里的老管家。

“大人,少夫人,秦大人府上派人送来一个锦盒,说是给大人和少夫人二位的。”

梁铮与元元对视一眼,这么早?

老管家将一个不大的锦盒呈上。

打开一看,里面并非金银,而是几套叠放整齐的衣物——一套是秦泰常穿的宝蓝色云纹锦袍,张扬华贵;另一套则是赵彦茹风格的藕荷色绣缠枝莲纹襦裙,温婉雅致。

旁边还放着秦泰的私印和一些女子用的精致头面。

衣物上放着一封短信,是秦泰的亲笔,字迹略显潦草,显然写得很急:

“梁兄、嫂夫人台鉴:仓促之间,备此衣物印信,以供二位乔装之用。

阿泰性情不羁,言行或有疏狂之处,嫂夫人温婉,皆需仔细揣摩。

另附承德详图及黄家近况摘要,或有所助。

万事小心,盼早归。

泰顿”

信纸下方,还压着一小卷地图和几张写满密麻小字的纸条。

梁铮拿起那件宝蓝色锦袍,布料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