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正义边界(1 / 3)

加入书签

结案后的几日,北京城秋高气爽,瓦蓝的天空下,金菊开得正盛。

何家案的余波渐渐平息,街谈巷议中,虽仍有唏嘘感慨,但大多对梁铮的判决表示理解,甚至暗自称道。

然而,元元心中却始终萦绕着对那位年轻女仵作陶铃铃的好奇与一丝敬意。

这日午后,元元特意备了几样精致的茶点,邀陶铃铃到梁府花园的暖阁中小坐。

暖阁临水,窗外残荷听雨,别有一番景趣。

陶铃铃应邀而来,依旧是一身素净的仵作服色,只是浆洗得格外干净,头也梳得一丝不苟。

她见到元元,依旧有些拘谨,行礼道:“梁夫人。”

元元笑着请她坐下,亲自为她斟茶:“陶姑娘不必多礼。

今日请你来,没有别的意思,只是案子结了,心里有些感慨,想找你说说话。

尝尝这桂花酥,是厨娘新做的。”

陶铃铃道了谢,小心地拈起一块点心,小口吃着,姿态斯文。

元元看着她,温和开口:“陶姑娘,那日何府之中,你拿出那份‘定论’,及时平息了纷争,真是机敏勇敢。

其实…你早已现了曼陀罗花粉,甚至可能对乌头碱也有所怀疑,是吗?”

陶铃铃拿着点心的手微微一顿,抬起眼看向元元。

元元的眼神清澈而坦诚,没有丝毫质问的意思,反而带着一种理解和探寻。

她沉默片刻,轻轻放下点心,点了点头,低声道:“夫人明鉴。

卑职…确实在何老爷耳后现少许乌头碱,但量极微。

而指甲缝中,曼陀罗花粉更多。

当时…卑职心中矛盾得很。”

“一方面,仵作之责,在于据实禀报,不容隐瞒。

但另一方面…”

她深吸一口气,声音更轻了些,“奴婢验尸时,也看到了何老爷身上一些旧伤痕迹的残留,虽非致命,但可见其性格暴戾,后来又听闻了些许王氏的遭遇以及何家妾室的处境…奴婢便想,若如实上报乌头碱,此案必成惊天毒杀案,那五位夫人…绝无生理。

她们…或许有错,但罪不至死,更不该受那极刑…”

她抬起头,眼中带着一丝豁出去的坦然,也有一丝后怕:“卑职当时就想,或许…或许那点乌头碱是意外沾染,或是别处而来?或许主因仍是曼陀罗花粉与酒液、以及何老爷自身心疾的巧合…卑职心存侥幸,便…便选择了隐瞒部分实情。

卑职知道,这是渎职…”

元元静静听着,心中感慨万千。

她伸出手,轻轻拍了拍陶铃铃放在膝上、微微颤抖的手:“不,陶仵作,你不是渎职。

你那日的选择,并非为了掩盖罪行,而是…在律法条文之外,看到并试图保护了更重要的东西——人命与天理。

在那般情境下,你的隐瞒,或许恰恰是一种更大的勇敢和正义。”

陶铃铃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理解,眼圈微微红了:“夫人…您真的这么认为?”

“自然。”

元元肯定地点头,“律法是尺,量的是是非曲直;但人心是秤,称的是善恶公道。

有时候,机械地执行律法,反而会酿成更大的不公。

你能在那一刻,选择站在公道这一边,我很佩服你。”

这番话,如同暖流,涤荡了陶铃铃心中多日的不安与负罪感。

她看着元元,眼中充满了感激与释然。

而在梁府主院,梁铮难得休沐半日。

他脱下了威严的官袍,只着一身靛青色家常直裰,坐在铺着厚厚绒毯的地面上,耐心地陪着咿咿呀呀学走路的梁顺利。

小顺利扶着他的膝盖,摇摇晃晃地试图站稳,嘴里出“爹…爹…走…”

的单音,每一次成功的迈步,都能引来梁铮毫不吝啬的鼓励和笑容。

这一刻,他不是大理寺卿,只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