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隔空的推演(1 / 3)
大理寺卿签押房内,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。
迁都凶宅案的所有卷宗铺满了巨大的紫檀木案几,甚至蔓延到了地上。
梁铮双目赤红,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,三日之期如同悬在头顶的铡刀,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都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。
他已经一天一夜未曾合眼。
主簿抱着一摞新调来的、关于死者吴德木材生意的往来账目,脚步虚浮地走进来,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绝望:“大人,吴德的账目…太干净了!
干净得像被人精心擦拭过!
根本找不到明显漏洞!
工部那边几个经手的小吏,要么一问三不知,要么…要么也联系不上了!
这…这分明是有人把路都堵死了啊!”
他的声音带着哭腔。
梁铮没说话,只是用力揉着刺痛的太阳穴。
线索断了,证人死了,账目干净…一切都在指向一个精心布置的死局。
赵庸老贼的算计,歹毒至此!
他烦躁地抓起手边那本蓝布封皮的《洗冤集录》,下意识地翻动着,目光扫过元元留在书页空白处那些法证刑侦批注。
当翻到关于“血荫”
(凝血)判断死亡时间的章节时,他的手指猛地顿住。
元元那些简体字跃入眼帘:
“仅凭‘血荫’颜色、干涸程度判断死亡时间,误差太大!
环境温度、湿度、伤口深度都影响凝血度!
若能精确测量不同条件下凝血时间对照表就好了…”
“喷溅血迹的高度、角度、形态,可以反推凶手身高、位置、挥刀力度和方向!
现场是否有家具、墙壁阻挡了喷溅?这点很重要!”
这些批注,像黑暗中划过的流星,骤然点亮了他混沌的思绪!
血迹形态!
他之前太过关注密室和符咒本身,反而忽略了最基础的现场物证——血迹!
卷宗里对现场血迹的记录,只有仵作一句笼统的“血迹喷溅狼藉”
,以及“符咒所用之血与死者血同源,皆生前所流”
的结论,并无详细描述不同位置血迹的具体形态!
一个大胆的、与元元在地牢中不谋而合的想法,如同惊雷般在他脑中炸响:符咒的血迹状态,真的和死者致命伤口的血迹状态一致吗?仵作那句“生前所流”
,会不会是整个误导的开始?
他猛地抓起迁都案现场勘验的原始笔录,如同饿狼扑食般快翻阅,寻找着关于血迹形态的只言片语。
终于,在描述主卧吴德夫妇死亡现场的一页,他找到了几句模糊的记录:
“…地面及墙面有大量喷溅状血迹,呈扇形分布(疑为吴德被刺时挣扎形成)…床头柜侧面有滴落状血迹…符咒绘于东墙处血迹浓稠,色暗红,部分已呈半干涸胶着状,与喷溅血迹之鲜红湿润状迥异…”
“迥异!
浓稠!
半干涸!”
梁铮眼中精光爆射,猛地一拍桌子,震得笔架上的毛笔都跳了起来!
“找到了!
破绽在这里!”
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。
卷宗里,这个关键细节被仵作一句轻飘飘的“皆生前所流”
的结论掩盖了!
而勘验人员只记录了现象,却未深究这“迥异”
背后的意义!
“来人!”
梁铮霍然起身,声音因激动而沙哑,“立刻!
马上!
把最先进入凶宅现场的那两个顺天府的衙役给我找来!
快!
本官要亲自问话!
还有,传仵作老周!”
就在这时,书房的门被轻轻叩响。
梁铮的心腹护卫毛竹闪身进来,面色凝重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