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0章 明朝那些憨学书法的日子(3 / 5)
常。
来,大家先停下,看我示范。
【祝允明拿起毛笔,蘸墨后在纸上演示不同的笔法】
祝允明:(边写边讲解)你们看,这中锋用笔,笔锋在笔画中心运行,能使笔画圆润饱满、富有立体感,如同屋宇的梁柱,坚实有力。
就像颜真卿的楷书,多以中锋为主,尽显雄浑大气。
【祝允明又换了一种笔法】
祝允明:此为侧锋,笔锋偏向一侧,可产生丰富的笔画变化,增添灵动之感。
不过运用侧锋时需注意分寸,不可过于偏侧,以免笔画轻浮。
像王献之的行草书,就巧妙地运用了侧锋,使其作品更加飘逸洒脱。
【接着,祝允明展示了偏锋】
祝允明:偏锋则是笔锋偏向一侧过多,笔画较为单薄,一般在书法创作中较少单独使用,但在特定的字体和风格中,巧妙运用偏锋也能起到独特的艺术效果。
【学员们围在祝允明身边,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示范,不时点头】
祝允明:运笔时,还要注意提按、轻重、缓急的变化。
提则笔画轻细,按则笔画粗重;轻缓能表现出柔和的韵味,急重则可展现出磅礴的气势。
这些变化相互配合,才能让书法富有节奏感和生命力。
【学员d举手提问】
学员d:先生,那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运笔的变化呢?
祝允明:(微笑着回答)大家平日里可多观察自然万物,从中领悟笔法的奥秘。
比如,观那苍松挺拔,其枝干的形态犹如中锋用笔,稳健有力;看那潺潺溪流,水流的蜿蜒曲折恰似笔画的提按变化,灵动自然;望那疾风骤雨,风雨的猛烈之势又如同行笔的轻重缓急,气势磅礴。
只要用心观察,生活处处皆书法。
现在,大家再去练习,用心感受运笔的变化。
【学员们回到自己的案几前,再次拿起毛笔,依照祝允明所讲,认真练习起来。
他们的眼神中多了几分专注与领悟,虽然依旧会出现一些小状况,但比起之前,已有了明显的进步】
第五幕:章法困境
时间:又过几天上午
地点:书斋
人物:祝允明、宫束班众人
内容:
【书斋里,学员们正在练习书法作品的创作,可写出来的作品却杂乱无章,毫无美感】
学员a:(看着自己的作品,一脸苦恼)先生,我怎么感觉自己写的字东倒西歪,完全没有整体感。
学员b:(附和道)是啊,我这字大小不一,间距也不均匀,看起来乱糟糟的。
【祝允明走过来,看了看他们的作品,微微皱眉】
祝允明:这是因为你们还没有掌握好章法布局。
一幅好的书法作品,不仅要有精妙的笔法,合理的结构,更要有和谐的章法。
章法就如同建筑的蓝图,它决定了作品的整体布局和美感。
【祝允明走到书案前,展开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】
祝允明:(指着作品讲解)你们看,这幅作品,字与字、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,疏密得当,气韵贯通。
就像这诗中,开篇几个字写得较为沉稳大气,为全篇定下基调;中间部分笔画灵动多变,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意境;结尾处则收笔稳健,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。
整个作品如同一优美的乐章,有起有伏,富有节奏感。
【学员们围拢过来,仔细观察着作品,不时出恍然大悟的声音】
学员c:(恍然大悟)先生,我好像有点明白了,这章法就像是安排一场舞蹈,每个动作都要恰到好处,相互配合。
祝允明:(微笑点头)正是如此。
你们在书写时,要先构思好整体的布局,根据字数、纸张大小来确定字的大小、间距和行距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