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6章 宋定窑(4 / 4)

加入书签

看了!”

街坊里有人喊了出来,“比官窑的瓷还白,还亮!”

张掌柜赶紧走过去,小心翼翼地接过洗子,用手指摸了摸釉面,又对着光看了看:“这釉色……温润如玉,没有一点瑕疵。

这刻字……力道正好,不深不浅。

赵班主,您这瓷,是怎么烧出来的?”

赵老憨笑了,指了指陈三胖:“他揉的泥,九揉九晒,揉了三个月,比丝绸还细。”

又指了指李小瘦,“他拉的坯,守着转轮踩了两天两夜,没敢合眼。”

最后指了指王阿婆,“她调的釉,用了陪嫁的老釉料,加了井泉水,熬了三天三夜。”

张掌柜听完,叹了口气:“原来如此。

别人烧瓷,求快求利;您这群人烧瓷,求的是心,求的是魂。

这‘宫束班’的瓷,值!

太值了!”

他转身从怀里掏出银票,递给赵老憨,“赵班主,这窑瓷我全要了!

以后,您宫束班的瓷,我包销!

不管您烧多少,我都收!”

陈三胖高兴得跳起来,一把抱住李小瘦:“我就说嘛!

咱的瓷肯定能卖出去!

以后再也不用吃掺糠的炊饼了!”

李小瘦也红了眼眶,拍了拍他的背:“以后我拉更多的坯,烧更大的瓷!”

王阿婆看着洗子上的“宫束班”

三个字,慢慢擦了擦眼睛:“老身没白敲陪嫁的釉料砖,没白等这一窑瓷。”

刘小二拉着赵老憨的衣角,小声说:“班主,您之前说,烧完瓷教我刻花,还算数吗?”

赵老憨蹲下来,摸了摸她的头,又看了看身边这群“憨货”

——陈三胖笑得合不拢嘴,李小瘦正对着洗子呆,王阿婆在擦釉料罐,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也洒在雪白的瓷洗上,暖得让人心里颤。

他点点头,声音有些哽咽,却带着从未有过的亮堂:“算数!

不仅教你刻花,还要教你揉泥、拉坯、施釉……咱宫束班的手艺,要一代一代传下去。

咱这群憨货,要把窑火一直烧下去,要让‘宫束班’的名字,在曲阳,在大宋,一直亮下去!”

窑坊外,晨光渐亮,远处传来卖炊饼的吆喝声。

陈三胖跑出去,买了一筐热乎的炊饼,分给众人:“吃!

管够!

以后咱宫束班,不仅要烧最好的瓷,还要吃最好的炊饼!”

众人笑着接过炊饼,咬下去,热乎的饼香混着瓷香,在嘴里散开,也在心里散开——那是属于宫束班的味道,是憨直的味道,是坚持的味道,是大宋窑火里,最暖、最亮的味道。

【幕落】

(后续可延伸“宫束班瓷入汴京”

“应对官窑竞争”

“培养新一代匠人”

等剧情,通过更多“憨货”

式的坚持与手艺细节,展现宋代制瓷工艺的魅力与匠人精神的传承)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