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4章 唐棋5(5 / 8)
手艺,从来都是实打实的,木料选得精,打磨得细,那棋盘的弧度,多一分太陡,少一分太缓,正好能让棋子弹起来有劲儿又不跑偏。
【孙小果凑到锦缎前,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缠枝莲纹样,眼睛亮得像星星。
】
孙小果:班主,这锦缎摸着手感真好,比咱上次见的丝绸还软和。
要不,咱剪一小块给师娘做个帕子?
【老周头笑骂着拍了下他的后脑勺:“你这小子,就知道惦记你师娘。
这是娘娘的赏赐,得好好收着,以后咱宫束班再做出好东西,说不定还有更大的赏呢!”
】
【众人都笑了起来,王小勺从怀里掏出之前记弹棋玩法的小本子,翻到最后一页,拿起炭笔写道:“长安三年秋,宫束班制紫檀弹棋一副,献于贵妃娘娘,娘娘称善,赏锦缎二匹、白银十两。”
写完,他把本子举起来给众人看。
】
王小勺:咱把这事记下来,以后咱宫束班的后人,也知道咱今儿个的荣光!
【李大锤凑过去,看着本子上的字,拍了拍王小勺的肩膀:“还是你细心!
对了,娘娘还说,往后宫里要是想玩新样式的弹棋,还让咱做呢!
比如在棋盘边上雕点花纹,或者把棋子做得再小巧点。”
】
赵小辫:(眼睛瞪得溜圆)真的?那咱以后是不是能经常进宫了?我还想瞅瞅宫里的孔雀长啥样呢!
【老周头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:“瞅啥孔雀?先把手里的活儿做好!
下次做弹棋,木料得选更好的,打磨得更光滑,不能出半点差错。”
话虽这么说,嘴角的笑意却藏不住。
】
【众人围着赏赐,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,作坊里的灯光暖融融的,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。
李大锤想起白天在宫里,贵妃娘娘笑着夸他教得好,李少卿还拍了拍他的肩膀,心里就美滋滋的。
他觉得,自己这憨货,总算为宫束班做了件有用的事。
】
【老周头看着这群年轻的工匠,心里也暖暖的。
他当年跟着师父学手艺,就盼着宫束班能出人头地,如今这群憨货虽然有时候毛手毛脚,却个个踏实肯干,把手艺学得扎扎实实,还能凭着手艺得到宫里的认可,他这心里,比自己得了赏赐还高兴。
】
老周头:(清了清嗓子)行了,都别围着了。
今儿个高兴,我让你师娘做了几个硬菜,再温一壶酒,咱好好庆祝庆祝!
【众人一听,都欢呼起来,跟着老周头往作坊外走。
月光洒在院子里,照亮了堆在墙角的木料,也照亮了这群憨货的身影。
他们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,飘向远处的长安城,像是在告诉这座城市,宫束班的工匠们,凭着自己的手艺和真诚,在这个秋天,收获了属于他们的荣光。
】
第六场:宫束班作坊半月后日内
【作坊里比往常更热闹,除了宫束班的五个工匠,还多了几个宫里派来的小太监,正围着一张新做好的弹棋棋盘看。
这张棋盘比上次的更精致,边缘雕着缠枝牡丹花纹,棋子也小了一圈,打磨得像玉石一样光滑。
】
小太监领刘公公:(手里拿着棋盘,翻来覆去地看,不住地点头)周班主,你们这手艺真是绝了!
这牡丹雕得活灵活现,棋子摸着手感也比上次的好,娘娘要是见了,肯定高兴!
老周头:(笑着作揖)刘公公过奖了,都是咱工匠该做的。
您放心,这棋盘和棋子,都是按娘娘说的样式做的,木料选的是上好的海南黄花梨,防潮又耐磨,能玩好些年。
【李大锤站在一旁,手里拿着一枚新棋子,正在给小太监们演示新的弹棋玩法。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